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353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7249/51115 (92%)
造访人次 : 14447657      在线人数 : 113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3532


    题名: 中央國術館發揚本土體育的歷史經驗
    作者: 莊嘉仁
    徐元民
    卓旻怡
    贡献者: 國術系
    关键词: 中央國術館
    國術
    武術
    本土體育
    日期: 2003-03
    上传时间: 2010-06-15 11:24:12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探討中央國術館(1928-1943)發揚本土體育之歷史經驗為目的,擬以該館的創館精神與主要的事業為基礎,進而進行該館的歷史評價,乃赴該館原址所在城市-南京蒐集史料,採用歷史研究法進行研究,獲得以下結論:一、 中央國術館創館之際,正值西洋體育最為蓬勃發展之時,該館以國術救國的口號,開啟了國人對國術乙項運動的重視,也是本土體育的代表性運動項目,導正了體育只有西洋才有的錯誤印象;而該館創見的國術國考制度以及國體專校所造就的專業人才均有一定的歷史地位與貢獻。二、 由於中央國術館的官民屬性與定位不明,因此在推動事業上諸多束縛,這包括政府主導「國術」所產生的失真現象、「國術」與「國防」之間的混淆、以及國術現代化之後所產生的一些後遺症,均是該館推展事業上之限制。三、 中央國術館所引發的「國術」與「體育」之論爭、國術國考引發的「對試」論爭以及該館採用新式教育的體制,均值得吾人在推動「國術」與「體育」事業上的鑑戒。
    關聯: 體育學報 34期 P.211-221
    显示于类别:[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Text867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2006-2025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