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5/50831 (92%)
造訪人次 : 12749222      線上人數 : 48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33541


    題名: 熱帶西太平洋次表層海洋對聖嬰現象影響之探討
    The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ubsurface ocean on ENSO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cean
    作者: 王偉臻
    貢獻者: 地學研究所大氣科學組
    關鍵詞: 經向翻轉環流
    次表層
    太平洋年代震盪
    日期: 2016-06
    上傳時間: 2016-08-11 13:44:49 (UTC+8)
    摘要: 過去研究顯示,太平洋海表面溫度之時空分佈主要為年代震盪特徵與年際震盪特徵,經分析可知,太平洋高緯度地區以年代週期特徵為主,而太平洋熱帶地區除以年際變化週期特徵為主外,亦有年代變化週期特徵。近十年來,探討「太平洋年代震盪」(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簡稱PDO)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逐漸受到世人關注。PDO主要發生在太平洋高緯地區,屬於十至數十年的年代變化,由於PDO和「聖嬰/南方震盪」(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簡稱ENSO)空間架構相似,是否會影響或是如何影響太平洋中低緯度地區的ENSO事件是近期熱門的研究重點。本研究探討海洋年代週期變化對於熱帶太平洋地區ENSO事件的發生有何影響。

    透過經驗證交函數(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簡稱EOF)分析顯示,太平洋熱帶表層海溫有年際震盪與年代震盪特徵,而熱帶西太平洋地區次表層海溫與環流運動則以明顯的年代震盪特徵為主。經研究分析指出該區域之次表層較冷之海水透過經向翻轉環流(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簡稱MOC)以年際震盪週期冷卻表層海水,造成西太平洋與中東太平洋熱帶地區溫度梯度增強,進而增強海表面西風距平分量,影響熱帶地區ENSO現象之年代變化訊號。

    本研究透過分析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之第五次評估報告所採用之耦合模式比較計畫(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n Project Phase 5,簡稱CMIP5)之模式資料推估未來情境,探討未來情境下,熱帶西太平洋次表層海溫對熱帶地區ENSO事件之影響。
    顯示於類別:[大氣系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358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