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研究旨在分析依據2005年教育部所發布之「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暫行綱要」與2008年教育部所發布之「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所編輯而成的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內。主要論述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所要呈現的「國家認同」、「兩岸關係」與「國際空間」。藉由教科書的文本分析,以探究執政當局對於國家之認同、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國際空間的建立,更進一步的省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對於國家之認同、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國際空間的建立是否得宜並提出建議。
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對於現今公民之養成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這三年的課程之中,「國家認同」、「兩岸關係」與「國際空間」是一個身為公民必須要具備的一門知識,在這一次的學習之中,很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學習這方面的知識,進入到大學之後,除非大學修習相關之課程,否則對於這方面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高中時所學習到的。
本研究所使用之方法為內容分析法,此方法僅能檢視教科書上之內容,未能對於所學習之「人」,做更進一步的探討,建議未來欲研究類似此一主題之研究者,可以加入訪談使用該課綱或版本之學生及加入對於教學者的訪談,可以是在學校擔任公民科教師之老師,也可以是任教於補習班之教學者,將此一部分加入研究當中,以補足此一研究之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