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147203      線上人數 : 3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32016


    題名: 從兩岸和平協議之構想探討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ross-Strait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view of Cross-Strait peaceful agreement
    作者: 戴敬文
    貢獻者: 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國大陸組
    關鍵詞: 兩岸關係
    和平協議
    和平發展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2016-02-24 10:21:04 (UTC+8)
    摘要: 冷戰結束後,國際局勢從意識形態的彼此對抗走向經濟貿易上的相互合作,進入21世紀後,經濟上的互相依賴進而導致全球化發展,而兩岸關係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甚鉅,目前國際社會無不追求共同利益,都希望能創造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國際關係的著重點就在於如何減低衝突,創造合作,以合作關係替代衝突關係,而在國際社會的此種氛圍之下,兩岸關係也不得不以追求共同核心利益作為主要思維。
    回顧兩岸的互動歷程,不難發現,兩岸已從對立走向和平發展,而和平發展制度化的建構更是兩岸各界的呼籲與期待,和平發展也必須倚靠兩岸彼此建立基礎共識,在制度化上訂立方向,在對於和平研究一個粗淺的思考背景下,研究兩岸過去和平發展的歷史與的和平協議相關經驗,試圖以和平協議為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尋找可行的途徑,整理出兩岸和平發展的因素與兩岸和平協議的設想整理,並且對各項因素與議題進行分析,論文最後更提出筆者的建議,目的是在未來在兩岸和平協議研究時,也能夠提出不同的參考角度,縱然現階段,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機率微乎其微,但仍希望未來和平協議簽署之前,先設想兩岸和平協議之各種因素,故研擬不成熟的兩岸和平協議架構內容,希望引起各界研究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的興趣,確保兩岸雙方不發生軍事衝突,提供臺海和平寬容政治環境,為兩岸經濟發展謀求出路,使兩岸民眾都能安居樂業,建立全面和諧小康的社會。
    顯示於類別:[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84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2006-2025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