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3199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2/50828 (92%)
造訪人次 : 12461165      線上人數 : 67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31999


    題名: 懷念殖民-臺灣後殖民現象的研究
    Cherish the Memory of Colonization: Post-Colonialism in Taiwan
    作者: 王蕙儀
    貢獻者: 政治學系
    關鍵詞: 後殖民
    去殖民
    歷史建物
    教育改革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016-02-17 15:17:27 (UTC+8)
    摘要: 本研究從後殖民理論的觀點探討臺灣特殊的後殖民現象,臺灣身為日本第一個海外殖民地,在脫離殖民母國七十年後,對日本殖民歷史呈現出的是一種懷念殖民的特殊現象;於此同時,對於中國大陸的民族情感卻是越來越薄弱。為了解這種特殊的後殖民現象,首先探討「後殖民理論」西方的爭論,以及國內學者引進臺灣後,因概念的混淆對臺灣族群認同等重大議題所造成的衝擊;其次,是臺灣殖民地歷史背景的回顧,從日據末期皇民化到臺灣光復後的二二八事件,以了解臺灣人心靈層面的印記。接下來是本論文研究觀察今日臺灣後殖民現象:不論是在都市或鄉鎮有一股流行風潮,從政府到人民大家都在尋找日據時期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殘跡,而這些所謂的日據殘跡,在九二一地震後以「歷史建物」如春筍般的一一浮現。本文將以因九二一地震後新加入《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歷史建物」為分析主軸;特別的是,這些日據「歷史建物」不僅是被修復成地震前的狀況,而是被修復成日據時代的完好樣貌。除此之外,關於臺灣的教育改革似乎也帶有這種特殊的後殖民現象色彩,對日本殖民歷史寬容的教育,成功的將臺灣年輕人的世界觀再次轉變為透過日本人的視野去看世界。是甚麼原因造成臺灣今日特有的後殖民現象?本論文的研究借用法農的論述:在殖民地光復後應立即執行「去殖民」,且必須是由被殖民者主導,去殖民化才有可能成功。而臺灣的例子,應該是世界僅有的一種特殊的後殖民現象。
    顯示於類別:[政治系暨政治學系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318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