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5/50831 (92%)
造訪人次 : 12758119      線上人數 : 55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31894


    題名: 2014年台北市市長選舉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
    The Study of Voting Behavior on Mayoral Election in Taipei at 2014
    作者: 連峻毅
    貢獻者: 政治學系
    關鍵詞: 選民投票行為
    2014台北市長選舉
    政黨取向
    候選人取向
    政策取向
    財務取向
    外控取向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016-01-27 09:07:04 (UTC+8)
    摘要: 一個國家的基本要件為人民、領土、主權、政府,又民主法治的國家,人民透過選舉,選出適當的代議精英替我們監督及執行政府的權力,進而使得領土及主權完整,並使得人民安居樂業。而人民所選出的菁英,能牽動到人民的生活品質、經濟等,影響廣泛。故然,選舉就是間接影響一個國家選拔代議精英,並治理好國家很重要的一個制度過程。
    本論文就是探討選舉當中的過程,如何能夠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為,使之願意交付預算審查及監督政府的權力給候選人;本論文將影響選民投票的因素,分為政黨取向、候選人取向、政策取向、財務取向以及外控取向五個研究探討,並在各取向中,再加入四個次要要素,共有二十個細項,藉此使我們能更加了解這些因素對選舉的影響程度。
    本研究主要是透過採質性研究,透過文獻回顧與深度訪談法,對於專家學者、民意代表、公民團體,共訪談十一位各領域代表,將其意見及評分整理成表,並透過平均數加權的算法,將五大主要及二十個次要要素的影響選舉程度之高低排序出來。
    2014年台北市市長選舉的五大影響選民投票行為因素當中,對於無黨籍的柯文哲來說是正面的影響大於負面的影響。從政黨取向來看,當時的氛圍是反對執政的國民黨;從候選人取向來看,柯文哲在國際醫界裡面,是葉克膜的權威,也長期在台大醫院擔任醫生,自然德高望重;從政策方面來看,雖然影響程度並沒那麼顯著,但是柯文哲的住宅政策,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支持;從財務取向方面來看,民眾普遍認知連勝文是屬政商關係良好,財力雄厚的家族,而柯文哲是月領醫師薪水的醫生,相較之下選民普遍的同情心態就顯現出來了;最後從外控取向方面來看,這次選舉中部分媒體對於柯文哲,從與民進黨兩階段民調開始,就顯少報導負面的新聞。綜觀上述,2014年台北市市長選舉的結果,因為在各方對於國民黨及連勝文背景的負面形象所籠罩,不只沒有做好事後緩和的處理,更使得正面形象出不來,最後導致選舉結果的產生。
    顯示於類別:[政治系暨政治學系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738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