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乾道本已佚,今存者實後人影抄、過錄與校刻之作。本文從此等抄校刊刻所存,逆推乾道原本之行款,為半葉十三行,行十八至三十四字。以考古書,行字不定者甚夥,而格數相差竟至十六,如乾道本者,應可視為刊本中之特例矣。此一特異現象,實由卷四之五、六、七、八葉而起;全書每行字數最多與最少之處,正在此四葉之中。而七、八葉全文,當〈和氏〉後段與〈姦劫弒臣〉前段,此又適為古來部分《韓子》板本缺文所在。本文參稽前修,時出己意,抉擇後世抄校刊刻之異同,推測本行款之原貌,以證明四葉為突異,然後說明突異之原因,並推源於斯本之編刻過程。書中其它行款特出之葉次,與本文論證有關,凡三葉,亦隨文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