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 |
M型社會音樂市場:專業音樂教育何去何從 |
樊慰慈 |
|
1994-11 |
一代傳奇巨匠--紀念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兼論俄國鋼琴演奏樂派之源起與傳承 -上- |
樊慰慈 |
 |
1994-12 |
一代傳奇巨匠--紀念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兼論俄國鋼琴演奏樂派之源起與傳承 -下- |
樊慰慈 |
 |
1999-07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音樂未來學 |
樊慰慈 |
 |
2002-10 |
丘瓊蓀議姜白石「不至出宮」之商榷 |
范光治 |
|
1999-11 |
人與樂的互動--從安可到網路世界 |
樊慰慈 |
 |
1995-02 |
令巴黎也為之傾倒, 來自華沙的芬芳--論蕭邦彈蕭邦 -上- |
樊慰慈 |
 |
1995-03 |
令巴黎也為之傾倒, 來自華沙的芬芳--論蕭邦彈蕭邦 -下- |
樊慰慈 |
 |
1999-10 |
你開出音樂會的帳單......哦!對不起,收據了嗎﹖ |
樊慰慈 |
 |
1995-04 |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智利女鋼琴家珞希塔•蕊娜德[Rosita Renard]的故事 |
樊慰慈 |
 |
1995-05 |
來自中亞草原的和風--青年鋼琴家艾達•涅柏辛[Eldar Nebolsin] |
樊慰慈 |
 |
2007-06 |
傳統的樣貌--臺灣原住民音樂形式傳承與傳統意識建構 |
呂鈺秀; 孫俊彥 |
 |
2006-11 |
傳統音樂的現代意象 |
樊慰慈 |
|
2006-06 |
傳統食材與創意料理:文大【新星飆樂】系列演出的幾項構思 |
樊慰慈 |
|
2012-09 |
儀式性質與歌舞系統:談馬蘭部落豐年祭歌舞的類型問題 |
孫俊彥 |
 |
2008-07 |
兩齣浪漫的弔詭與碰撞 |
樊慰慈 |
|
1996-04 |
前蘇聯鋼琴軍火庫大公開--Melodiya「俄國鋼琴樂派:偉大的鋼琴家」 |
樊慰慈 |
 |
2008-04 |
北里闌與淺井惠倫的達悟及馬蘭阿美錄音聲響研究 |
孫俊彥; 呂鈺秀 |
 |
2014-01 |
原住民的音樂接觸與交融--以馬蘭阿美為例(1880~1990) |
孫俊彥 |
 |
2013-09 |
原漢共譜的「山地」戀曲--談〈馬蘭姑娘〉的可能源流與認同想像 |
孫俊彥 |
 |
2004-09 |
台北市民族器樂大賽笛子決賽指定曲:<漁港春潮>鋼琴伴奏版編曲過程簡說 |
范光治 |
|
2000-01 |
吉爾摩藝術家大獎為鋼琴比賽另闢蹊徑? |
樊慰慈 |
 |
2003-06 |
國際專業鋼琴比賽評審制度研究(一) ─ 評審專業背景與表決技術之探討 |
樊慰慈 |
 |
2002-01 |
國際鋼琴比賽的征服與超越 |
樊慰慈 |
|
1999-12 |
在未來的音樂時空中--尋找一條任我垂釣的小溪 |
樊慰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