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126/50992 (92%)
造訪人次 : 13835103 線上人數 : 24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理學院
理工學院
大氣系所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理工學院
>
理學院
>
大氣系所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30119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30119
題名:
全球暖化下海洋經向翻轉環流之變化:大西洋與 太平洋比較
Changes of Ocean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under Global Warming: Contrast between Atlantic and Pacific Oceans
作者:
沈敏樺
Shen, Min-Hua
貢獻者:
地學研究所大氣科學組
關鍵詞:
經向翻轉環流
全球暖化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日期:
2015-06
上傳時間:
2015-08-05 13:56:10 (UTC+8)
摘要:
「經向翻轉環流」(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簡稱MOC)是海洋內部最大尺度的深層環流系統,MOC將熱帶和副熱帶區域的熱能餘額(heat surplus)往極區傳輸,其熱能傳輸量在大氣海洋系統中大於大氣哈德里環流(Hadley Cell)。過去對MO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地區,太平洋地區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想藉由比較大西洋和太平洋MOC南北垂直分布特徵和年際、年代際變異,來了解全球暖化下大西洋和太平洋MOC將會有什麼變化,並探討造成此變化之可能機制。
本研究擬分析全球暖化情境下,太平洋與大西洋MOC之年際和年代際變異特徵。利用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ODA)資料和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第5次評估報告所採用之偶合模式比較計劃(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5,簡稱CMIP5)模式資料來分析MOC的垂直結構分布以及年際和年代際變異特徵,以瞭解過去半世紀和未來MOC的變化。
初步分析結果顯示,太平洋MOC範圍較淺且呈現雙胞結構,主要的環流範圍在1000M以內,根據CMIP5模式推估,未來一百年太平洋MOC環流減弱程度約15%;反之,大西洋MOC範圍較深,且屬單胞環流結構,主要環流範圍在500-3000M間,根據CMIP5模式推估,未來一百年大西洋MOC環流減弱程度約20%。本研究藉由狀態方程(Equation of state)收支分析發現,在太平洋地區,密度變化是由溫度效應主導;反之,在大西洋地區則是鹽度的效應主導。兩大洋密度變化在溫度效應的值沒有相差太多,但鹽度部分數值卻差了2~3倍,鹽度的變化是兩大洋最主要的差異。從海冰百年變化來看,北極海所融出的淡水多注入了大西洋地區,這也就是大西洋鹽度減少較多的主因。
顯示於類別:
[大氣系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514
檢視/開啟
檢視Licence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