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不健康的飲食型態,已造成國人心血管、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年輕化的現象。大學生處於學業、社團、戀愛等多彩多姿的生活中,飲食則是社交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大學生的飲食習慣欠佳,不吃早餐、常吃零食、飲料或宵夜,大學生又多半是外食族,但外食多又油又鹹,且蔬菜量又少,口味及外觀通常是其食物的選擇的第一因素,營養一般並不是他們所重視的。個人飲食型態除受認知、態度影響,周遭飲食環境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了改善大學生飲食營養品質,乃針對大專校院之校內校外飲食環境、大學生的飲食型態(飲食習慣、建議性與不健康食物攝取)及飲食選擇相關因素(對飲食之認知與態度、自覺飲食環境)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提出改善大學生飲食型態之教育介入和政策規劃參考。研究方法擬先發展適用於大學生之『大學生飲食型態調查問卷』,分為「個人基本資料與生活狀況」、「飲食選擇相關因素」、「飲食型態」三個部分;並利用實際觀察法,以研究者設計之「飲食環境查核表」逐項完成學校內、外之飲食環境評估,並藉由訪談與文件查核了解學校飲食營養相關的政策。根據研究結果,分析大學生生活狀況、飲食選擇相關因素、飲食型態、飲食相關環境因素等之現況,以及飲食型態影響因素,提出大學生飲食改善政策或介入計畫規劃之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