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9741
|
題名: | 熱帶海溫和對流活動關係分析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opical SST and Convection Activity |
作者: | 許思婷 Hsu, Ssu-Ting |
貢獻者: | 地學研究所大氣科學組 |
關鍵詞: | 對流準平衡理論 粗濕穩定度 粗濕分層度 |
日期: | 2014-12-26 |
上傳時間: | 2015-02-05 14:26:26 (UTC+8) |
摘要: | 熱帶地區的海表溫(SST)和對流活動的關係是古典的大氣科學議題。但早期資料在空間和時間解析度有限情況下,所得到的結果和現今先進的衛星觀測資料結果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利用較新的衛星觀測資料和量度對流活動的物理量來重新檢視海表溫和降雨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利用ECMWF ERA-Interim (ERA-interim)再分析資料分析對流可用位能(CAPE)和計算粗濕穩定度(M)與粗濕分層度(Mq),和利用GridSat高解析度的亮度溫度資料來推導外逸長波輻射(OLR)來看物理量的季節變化和時空分佈特徵,以及利用NOAA Optimum Interpol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V2(OISST) 和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資料來重新檢視SST和對流活動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CAPE和OLR的空間分佈圖跟TRMM的空間分佈頗一致。因此可以利用CAPE及OLR來量度對流活動。再來從OISST跟TRMM降雨的關係圖中可以看到SST小於26℃,降雨隨著SST增加而變化不明顯;SST在26至29.5℃區間,降雨隨著SST增加而增加;在SST大於29.5℃後降雨隨著SST下降。
為了進一步了解熱帶對流和海溫之間關係,利用對流準平衡理論來探討海溫和降雨關係,以及背後物理機制。此機制分為海溫擾動項、淨輻射項,以及蒸發項。利用季節循環(seasonal cycle)和ENSO(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個案研究發現,對流準平衡理論估算降雨與再分析資料相比發現,降雨擾動的型態主要由海溫擾動項所貢獻,淨輻射和蒸發擾動項僅扮演次要角色,但東太平洋ITCZ和副熱帶地區主要是受到動力效應所控制,因此估算降雨結果較差,未來也會將動力效應加進來做探討,並改善估算降雨的結果。 |
顯示於類別: | [大氣系所] 博碩士論文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瀏覽次數 |
103PCCU0022001-001.pdf | | 19703Kb | Adobe PDF | 305 | 檢視/開啟 |
|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