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286791 線上人數 : 6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法學院
法律學系暨法律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暨法律學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29638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9638
題名:
論附帶搜索與隱私權保障之衝突
The conflict of the search incident and privacy protection
作者:
簡陳由
Chien, Chen-Yu
貢獻者:
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關鍵詞:
概括基本權
違憲審查
審查密度理論
隱私權
人性尊嚴
強制處分
令狀原則
無令狀搜索
附帶搜索
即時性
相當理由
正當法律程序
比例原則
日期:
2014-12-26
上傳時間:
2015-02-04 14:37:18 (UTC+8)
摘要:
我國司法違憲審查,係以事後審查之方式,依審查密度理論寬嚴不同之違憲審查標準針對立法機關制訂之法律為違憲審查,依據系爭法律侵害人民基本權利嚴重程度而予不同標準之違憲審查,無論是依據「三重審查基準」或「比例原則審查基準」,其違憲審查之標準不外乎是以系爭法律侵害人民基本權利嚴重程度而予不同審查標準,再依比例原則之精神作為違憲與否之衡量,以貫徹憲法保障人民基本權利之規範意旨。
而隱私權保障之思想最早起源於美國哈佛法律評論中所發表「論隱私權」一文,隨著保障人性尊嚴之意識抬頭,於我國實務見解及學理亦承認人民享有隱私權之保障,透過司法院釋字第293號解釋、第585號解釋及第603號解釋等,均承認隱私權係身為一個「人」具有人格自主性之核心基本權利,與個人人格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隱私權係在維護個人內心深處之思想、情感及秘密,我國憲法基本權利雖未明文列舉隱私權之保障,惟依據憲法第22條概括基本權應可作為隱私權保障之法理基礎,肯認隱私權為我國憲法所保障人民之概括基本權。本文所側重者,係於「身體隱私權」之探討,故本文就附帶搜索侵害受搜索人身體隱私權立論,依違憲審查理論檢驗附帶搜索規範之合憲性。
附帶搜索係無令狀搜索態樣之一,係令狀原則之例外,在司法實務上,附帶搜索為多數第一線司法警察於執行拘提、逮捕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予以實施之搜索程序,且為司法警察執行無令狀搜索之大宗。而附帶搜索係對受搜索人之隱私權造成直接、立即、物理上之侵害,雖然立法理由表示附帶搜索乃為保障執法人員之人身安全及避免隨身證據被湮滅,惟現行法無規範執法人員發動附帶搜索之門檻,對於附帶搜索無客觀時間、空間等「立即性」之要求,其執行後亦無明文規範救濟方法,而附帶搜索扣得證物之證據能力為何,尚無明確規範。故本文認為,依據現行附帶搜索之規定,於執行附帶搜索之同時,亦侵害憲法保障受搜索人之隱私權。
本文以為,隱私權之保障既與個人人格發展有密不可分之關係,其違憲審查標準之採擇亦應採「嚴格審查標準」。附帶搜索被拘捕人之目的而言,係在避免情況急迫所造成之人身危害及證據之保全,乃具有「重大迫切政府利益」,亦即附帶搜索立法目的具有甚高之公益性。惟附帶搜索被拘捕人之手段上,國家機關實乃嚴重侵害人民隱私權,對人民隱私權之侵害乃具有不可回復性,且具立即、直接且令人無法抗拒之程度,對於受附帶搜索人之隱私權及人性尊嚴之侵害甚巨,其手段與目的尚難符合「比例性」之要求,與憲法障人民隱私權之意旨容有未洽。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現行刑事訴訟法建議修正之處,係增訂附帶搜索需具備「相當理由」及「即時性」之要件,建立「事後陳報審查制度」資為救濟,並就附帶搜索扣押證物之證據能力增訂「證據排除法則」之規範,以落實憲法保障人民隱私權之意旨,以供將來修法之參考。
顯示於類別:
[法律學系暨法律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103PCCU1194008-001.pdf
1172Kb
Adobe PDF
1674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256
檢視/開啟
檢視Licence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