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121/50987 (92%)
造訪人次 : 13826796 線上人數 : 24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理學院
理工學院
大氣系所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理工學院
>
理學院
>
大氣系所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28243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8243
題名:
侵臺颱風頻率與西北太平洋副高關係研究
The Frequency of Invaded Typhoons in Taiwan and Its Associated with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作者:
陳婉婷
貢獻者:
地學研究所大氣科學組
關鍵詞:
侵臺颱風
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2014-09-26 15:41:04 (UTC+8)
摘要:
臺灣位於西北太平洋颱風主要移動路徑上,每年約有3至5個颱風會直接登陸或從臺灣周邊海域通過,進而影響臺灣,加上本島的水資源也有近60%是仰賴颱風所提供,因此颱風對臺灣而言是個非常重要的天氣系統。 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環流為影響颱風移動路徑的重要大尺度氣流,我們也稱它為駛流(steering flow),因此副高的強弱變化,對於西北太平洋颱風路徑的整體移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經研究分析後發現,在臺灣六至十月是颱風影響最主要的時期,而西北太平洋與南海海域的颱風有明顯的年際變化訊號,同時也有年代際振盪特徵。副熱帶高壓脊位置在夏季期間,平均位置約在北緯25度左右,而當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至北緯27度以北時,侵臺颱風的頻率明顯偏多,而當副高位置偏南至北緯23度或更南邊時,則侵臺颱風機率明顯降低,這也顯示出兩者之間具有明顯的關聯性。另外在秋季也有相同情況發生,當副高脊偏北時,侵臺颱風個數偏多機率較高,不過因為秋季的平均副高脊所在緯度原本就較低,加上該時期同時受到北方大陸系統南下所影響,因此,當副高脊所在緯度處於正常或者偏南時,個數偏少機率相對較高。
另外在模式推估部分,綜合夏季與秋季的500hPa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空間分布特徵、強度以及120-130E平均副高脊所在緯度後,挑選出12組綜合表現較好的模式合成分析,模式模擬出的結果與觀測結果皆十分接近,而在未來氣候的模式推估結果顯示出,太平洋副高強度有增強的趨勢,另外,夏季副高脊平均緯度有往南偏移的趨勢,然而在秋季,副高脊平均位置則有往北偏移的趨勢。若對照觀測資料所呈現出來的結果,我們推估,未來暖化情境下,西北太平洋的颱風生成個數有可能減少,侵臺颱風部分則可能會因為副高脊位置的南北變動,出現夏季減少,秋季增加的可能。
顯示於類別:
[大氣系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檢視Licence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