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814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7249/51115 (92%)
造访人次 : 14232026      在线人数 : 4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8147


    题名: 我國政治獻金制度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Political Donations Act in Taiwan
    作者: 黃育華
    贡献者: 政治學系
    关键词: 政治獻金
    政治捐贈
    獨立支出
    Donations
    Independent expenditure
    日期: 2014
    上传时间: 2014-09-18 14:15:38 (UTC+8)
    摘要: 民主國家中選舉乃為一種普遍的民主機制,選民在競選過程中除了運用選票表達自身偏好之外,亦可採取加入競選行列,或是投入各項資源等方式來支持候選人或政黨,其中透過金錢支持亦為一種重要的參與方式。
    根據各項研究資料顯示,競選經費的多寡與選舉結果呈現正相關的趨勢。職是之故,具有經費優勢的候選人和政黨通常會有較高的勝選機率,這使得節生募款式的民主選舉相當重要的活動。但政治獻金,尤其是財團或利益團體之獻金難免令人懷疑其中是否有構成賄賂的對價關係。但為了避免過度的限制造成民主運作的傷害,民主國家只能透過透明名畫的要求及現金金額的限制來維持選舉的公正性。這也是為何,二次戰後各國民主國家紛紛訂定政治獻金的目的,我國亦非例外。
    為了防止獻金的負面效應產生,我國在2004年3月正式施行《政治獻金法》,但迄今為止各界始終認為該法的執行成效未竟理想,修訂聲浪亦逐漸升高。但在面臨民主參與與選舉公正的兩難之下,我國雖歷經數次修法,實施成效卻依然難以提振,本研究將梳理美國政治獻金的現行制度及概況,以此作為藍本比較我國現行法制,以期獲得些許借鏡與啟發。筆者過去曾參與內政部相關委託計畫的研究,曾實際參與訪談與調查,希望透過美國的文本研究與台灣的鄉野調查,能對我國運作中的法制面與執行面提出具體的改革芻議。
    显示于类别:[政治系暨政治學系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