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069506      線上人數 : 35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8125


    題名: 明清新倫理論述的建構──以「三言」等小說文本為場域的分析
    作者: 阮寧
    貢獻者: 史學研究所
    關鍵詞: 天理
    天理不容
    天理昭彰
    百姓日用
    傷天害理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4-09-09 13:18:20 (UTC+8)
    摘要: 本文是以藉著小說文本的分析,以了解「天理」觀念的評價話語「傷天害理」、「天理不容」等在明清時代的歷史發展脈絡,為了能掌握其意涵演變之跡,第二章即作思想的溯源,從而了解念「天理」的概念在明代經過王艮和李贄的詮釋後,如何深入庶民階層。第三章則是針對文學這個載體,和倫理道德的「天理」觀念其關聯性作歷史的溯源,以了解「文以載道」對其影響。第四章,即以小說作為文本作分析的對象,以了解小說如何演義「天理」觀,並在分析的過程中,試圖了解「傷天害理」這個帶有新意涵的道德評價語詞,如何由晚明而發展至清季,最後成為現今社會普遍使用的道德評價話語。
    顯示於類別:[史學系暨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