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184/51050 (92%)
造訪人次 : 13974012      線上人數 : 28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8109


    題名: 北台灣地形對颱風降水分佈及強度之影響:象神颱風雷達觀測研究
    作者: 鄭凌文
    貢獻者: 大氣科學研究所
    關鍵詞: 地形降水
    颱風
    都卜勒雷達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4-09-09 11:12:52 (UTC+8)
    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以北台灣都卜勒雷達資料(氣象局五分山及民航局中正機場雷達)分析2000年象神颱風個案,探討颱風外圍環流與地形之間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地形降水。分析顯示大屯山與五分山群自10月31日2000 UTC地形上游之風場轉向東北風開始,皆發生顯著的地形降水,持續約10小時,北部山區降水超過400釐米。強降水回波持續滯留於大屯山迎風面的山腰(接近山頂),以及五分山群的山頂(延伸至背風面),且兩山區的強降水(大於40 dBZ)頻率極大值位於地形引發的垂直速度(大於1 m s-1)頻率極大值之下游區,顯示地形抬舉對降水加強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降水回波分析更顯示出大屯山與五分山群的降水回波垂直結構不同。大屯山強降水回波(大於40 dBZ)發展高度侷限在地面至2~3公里且雷達回波強度與地形上游風速成正相關,暗示大屯山區的地形降水過程與地形斜坡強迫舉升凝結機制較為有關。五分山群低層雷達回波強度與地形上游的氣流有顯著關係,但降水回波最強位置與地形上游的氣流並無明顯相關,並具有對流性降水的特徵,而且五分山群有受到颱風外圍雨帶移入影響。另外,大屯山區主要降水位置與Froude number之大小密切相關,而五分山群主要降水位置與Froude number的關係則較不顯著,此差異亦暗示著大屯山與五分山群之地形降水過程不同。
    顯示於類別:[大氣系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