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5/50831 (92%)
造訪人次 : 12646168      線上人數 : 49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8009


    題名: 高雄燕巢地區之古亭坑層鈣質超微化石生物地層學的研究
    Calcareous nannofossil biostratigraphy of the Kutingkeng formation in the Yanchao,Kaohsiung
    作者: 王聖宗
    Wang, Sheng-Tzung
    貢獻者: 地學研究所地質組
    關鍵詞: 鈣質超微化石
    古亭坑層
    生物地層
    Calcareous nannofossil
    Kutingkeng formation
    biostratigraphy
    日期: 2014-06
    上傳時間: 2014-09-05 11:12:37 (UTC+8)
    摘要: 本研究為了解決長久以來,雞南山剖面之地層年代爭議問題,利用野外地質調查、鈣質超微化石分析、砂岩岩象及磁黃鐵礦蹤跡等綜合分析來解釋。

    經由鈣質超微化石分析結果,本區所屬生物地層生物帶為P. lacunosa 與 D.brouwei 之共存帶,即NN15上部到NN18頂部,屬晚期上新世至早期更新世。

    依據野外地質調查結果,將岩石地層區分出十二種岩相並建立出六種沉積環境(1)下遠濱(2)上遠濱(3)下濱面(4)上濱面(5)前三角洲(6)三角洲前緣。沉積環境的變化主要受控於潮洲斷層的抬升與旗山斷層的活動影響。

    而這些構造性活動,也造成沉積物源的改變。在砂岩岩象分析的變化中可發現,從古亭坑層下段到雞南山砂岩段下部屬石英成分含量較高;爾後構造活動影響,沉積岩岩屑與變質岩岩屑從雞南山砂岩段中段開始明顯大增,至石尖段時,沉積物顆粒以缺乏磁黃鐵礦的硬頁岩岩屑為主。然而這些缺乏磁黃鐵礦卻富含二次移置化石現象的層位與鳥嘴層上部到沄水溪層頂部現象相同,因此可供作層位上的對比。

    本區地層與旗山斷層東側地層進行盆地演化上的合併探討,並可分為四個階段(1)晚早上新世:本區位於安靜大陸棚區。(2)晚期上新世:沉積盆地向上變淺(3)晚晚上新世至早期更新世:受潮洲斷層劇烈抬升,本區處於前陸盆地位置,沉積環境由原本的濱面相系統轉變至三角洲系統(4)中期更新世:旗山斷層開始劇烈抬升,並於斷層東側地區形成背負式盆地。

    本研究亦探討各區域開始接受大量板岩岩屑時間,結果顯示,各地區域出現時間各有所不同,並有南部略早於北部,東部略早於西部的現象,而二次移置化石亦有此現象,因此推論板岩岩屑大量出現的這個現象,無法用做時間地層對比。
    顯示於類別:[地質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fb141209141726.pdf12093KbAdobe PDF4179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