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文從社會主義的起源與內涵探討福利國家興起背後的義理背景,發現福利國家乃是受到民主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而在民主社會主義之下,又因各個國家的歷史、政治文化環境等因素,而形成不同模式的福利國家,並且,這些不同模式的福利國家其中的第三部門也發展出不同的面貌與特色。
「民主社會主義」來自於對社會主義的修正與改良,以一種漸進溫和的方式來達到社會主義的理想,在「法蘭克福宣言」中,對於民主社會主義的理念與訴求作了較為清晰的說明,成為西歐左派政黨所依循的信仰與理想,也推動了福利國家的發展。
「民主社會主義」做為福利國家興起的意識形態背景,各個福利國家也因為歷史、文化、政治環境的不同而發展出不同的面貌,這樣的差異也形成了不同的福利國家模式,這些模式有:國家組合主義模式、社會民主模式與自由的社會主義模式。
民主社會主義在經過福利國家危機之後,開始面臨轉型的壓力,這樣的轉型與第三部門有密切的關聯。第三部門成為另一個實現福利目標的可能選擇,也成為福利國家轉型的契機與道路。而這樣的轉型,也隨著不同模式的福利國家而有不同的轉型路徑,但大致而言,承襲自「民主社會主義」的福利國家,開放民間組織乃是為了強調參與的價值與精神。政府仍然維持領導或指導的角色,以扶植民間組織為出發點,支持第三部門的發展,在福利的供應上,仍以政府為主,第三部門為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