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789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7249/51115 (92%)
造访人次 : 14332971      在线人数 : 6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7892


    题名: 經濟發展中國家角色研究-台灣與南韓實證分析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e Cases of Taiwan and South Korea
    作者: 陳卓泰
    贡献者: 政治學研究所
    关键词: 發展型國家
    國家
    政府
    企業
    銀行
    迴歸分析
    母體平均值檢定法
    母體變異數檢定法
    結構性檢定
    移動平均法
    指數平滑法
    日期: 2006
    上传时间: 2014-08-25 13:42:50 (UTC+8)
    摘要: 戰後至今,短短數十年間,東亞各國的國家發展,逐漸自世界體系邊陲脫離,成功的邁向現代化國家之林。相關研究發現,政府藉由制定經濟計畫,透過相關產業政策的推動,引導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此運作模式被稱之為「發展型國家」。
    以比較政治觀點視之,相關理論在切入點上猶有差異,但對於東亞經濟發展的最大推手,皆認為是國家角色的積極介入,此與西方篤信市場機制的主流思維形成強烈對比。同為亞洲四小龍的台灣與南韓各方面背景相近,且兩國政府利用其與企業、銀行三角關係,成功干預與引導經濟政策,完成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目標。
    儘管諸多文獻探討國家角色對經濟發展之影響,惟其分析多缺乏實證依據。因此本研究針對台灣與南韓,分別採用時間數列分析1970-2006共74筆年資料,分威權與民主體制兩階段,以「母體變異數檢定法」與「母體平均值檢定法」檢測國家角色對經濟成長之影響,結果顯示兩國政府的強力干預確為影響經濟發展之重要因素。本研究認為台灣與南韓現今的政治發展較符合政權穩定論觀點,仍應維持一個強勢國家的政治型態。
    最後,以「移動平均法」與「指數平滑法」預測兩國2007年「利率水準」與「工業生產增加率」。並利用迴歸分析預測2007年兩國之經濟成長率,結果顯示台灣在2007年之經濟成長率(約6%)低於南韓(約6.6%)。
    显示于类别:[政治系暨政治學系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392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