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305283      線上人數 : 6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7649


    題名: 虞翻易學的氣論思想研究
    The Thought Of YU-FAN's Yi-Ology In The Qi Theory
    作者: 黃嘉琳
    貢獻者: 中國文學系
    關鍵詞: 虞翻
    周易
    YU-FAN
    Yi-Ology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2014-07-07 15:05:21 (UTC+8)
    摘要: 漢代常藉著天地間的殊異形類來展現本體宇宙論,以無限多的有限之物表達無窮之境,身處漢末的虞翻集兩漢《易》學大成並承繼漢代思潮,運用卦體爻象來對應天地宇宙萬物,以「卦變說」、「卦氣說」、「月體納甲說」及「逸象說」等將本體宇宙思想展現在卦爻間,本文先釐清虞翻《易》學體系中所建構的基本架構,再歸納分析虞翻的思想理路,進而探求虞翻《易》學中的氣論思維。
    第一章為「緒論」,闡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及前人對此議題研究的相關文獻作一歸納整理。「研究動機與目的」簡要敘述氣論思想在先秦發展的概況,列舉史書、道家、儒家等先秦氣論思想。
    第二章為「虞翻生平及著述」,「虞翻生平」由家學溯源談起,再以四個不同階段闡述虞翻生平,最後對於虞翻生卒年總歸整理,生卒年之說有四,本文列舉各家說法並提出己見。「虞翻著述」分成「專門著述」與「注解之作」兩個部份說明。
    第三章為「虞翻《易》學思想背景」,第一節為考察《易》學源流,由《史記》、《漢書》中對孔傳《易》學脈絡進行論述,第二節說明秦火對於《易》學的影響,進而造成今古文經之爭,並闡述《易》學與五經博士之關聯,第三節則介紹漢代《易》學流派,其中列舉與虞翻思想較為密切的《易》學家來進行介紹,分為「西漢占驗派象數《易》學」、「東漢注經派象數《易》學」及「漢末《易》學與丹道融合」三部份說明,西漢《易》學家有孟喜、焦延壽、京房,東漢《易》學家有鄭玄、荀爽、虞翻,最後敘述漢末魏伯陽將《易》學與丹道相互結合。
    第四章為「漢代氣論思想」,以《春秋繁露》、《白虎通義》論「儒家之氣」,以《淮南子》、《老子指歸》論「道家之氣」,以《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論「道教之氣」,以《論衡》、《潛夫論》論「自然之氣」,以《京氏易傳》、《太玄經》、《易緯》論「《易》家之氣」,最後總結「《易》家之氣」的特色。
    第五章為「虞翻之《易》學基礎建構」,《易》學基礎建構篇幅較大,故以兩兩相關為一組來介紹虞翻《易》學體例,第一節為「互體說」與「連互說」,第二節為「互反說」與「旁通說」,第三節為「半象說」與「兩象易說」,第四節統合其它《易》學體例,分別有「中」、「伏」、「承」、「據」、「乘」、「應」、「數」。
    第六章為「虞翻之『至神謂易』論」,闡述虞翻《易》學思想中本體世界之建構,由至神之易而生乾坤兩儀,再藉由乾陽坤陰相摩相盪,變化陰陽,同氣相求,品物流行,最後論述五行與三才之道。
    第七章為「虞翻之『乾坤生六子』論」,「卦變說」敘述乾坤生六子,消息卦生雜卦,藉此開展出卦爻體系,「卦氣說」則將卦爻與氣候相互對應,以四正卦主四時、值月,十二消息卦值月等闡明卦與氣之相應,「月體納甲說」則以月相的盈虛圓缺與卦爻對應,「逸象說」為虞翻延伸擴展世界的法則,以八卦之象比附各種物類,藉以構造整全氣論世界。
    第八章為「虞翻之『以乾通坤,進德脩業』論」,藉《易》道主變開啟道德修養論,修養過程需與時偕行,以達既濟之終,又藉由「爻位貴賤吉凶說」、「人事貴賤爻位說」象喻人之行事,最後透過乾坤相通,持敬行義,居寬行仁,善改其過,使賢者成聖,聖者能與天地合德,鬼神合吉凶。
    第九章為「虞翻對後代《易》學之影響」,本文列舉四個《易》學家存有氣論思維者,有宋代張載「乾起知於易,坤效法於簡」,如虞翻以乾為易、坤為簡,宋代邵雍「先天易之卦氣」,承繼孟喜、虞翻之四正卦而獨自開創一套卦氣系統,明代王夫之「乾坤陰陽即太極實體」,以乾坤為陰陽二氣,太極之實有即乾坤,建構本體宇宙整體觀,清代惠棟以「易」為氣變之始,再敘述卦與氣的關係,此即《易》學思想中有氣論思維脈絡的延續與遞嬗。
    第十章為「虞翻《易》學氣論思想之價值與特色」,說明虞翻《易》學體系的本體宇宙思想,尤其對氣論思想進程的建構及陰陽二氣在《易》學卦爻中的開展與表現。

    Han Dynasty often shaped by special classes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to show the body cosmological.Limited to an infinite number of things to express the infinite realm.The collection of the late Han Han Yu Fan Language "Yi" Great and Cheng Jihan generations thought. Gua body Yaoxiang use to map the universe of heaven and earth.To "Gua said change", "Gua said gas", "May said body armor satisfied" and "Yi as saying," and other ideas to show the body of the universe between hexagrams. This article first clarify the basic structure of Yu Fan "Yi" system constructed.,Re-thinking approach to analyzing Yu Fan's induction, Further explore Yu Fan "Yi" to learn of the gas of Thinking.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2PCCU0045049-001.pdf6314KbAdobe PDF3506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