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5/50831 (92%)
造訪人次 : 12758140      線上人數 : 56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7642


    題名: 政治人物部落格與人際溝通之研究-以「我是羅文嘉」為例
    The Study of Politician's Blog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Case of “http://www.wretch.cc/blog/wenjia”
    作者: 陳怡臻
    貢獻者: 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關鍵詞: Blog
    人際溝通
    網路書寫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net literature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4-07-02 14:54:30 (UTC+8)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欲以羅文嘉開設在「無名小站」中的「我是羅文嘉」(http://www.wretch.cc/blog/wenjia)Blog為對象,來探討現代人使用Blog的自我意象;使用Blog對於現代人在線上與線下人際參與互動改變的情形;以及Blog使用的自我意象是否改變人際溝通的情形。
    研究方法包括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及問卷調查法。由三種研究方法結果得到,「我是羅文嘉」網誌使用者的特質包括,「改善溝通積極交友型」、「網路溝通無礙、不傾向交友型」以及「現實、虛擬世界溝通、交友無礙型」三種類型。另外,三個集群使用「我是羅文嘉」網誌的動機包括,想藉著觀看「我是羅文嘉」以進一步了解羅文嘉本人,以及觀看羅文嘉的網誌是因為喜歡其中的文章內容。至於在網誌使用行為上,各集群成員則會因為想要抒發自身的感想,及增加和羅文嘉本人的溝通互動機會去使用「我是羅文嘉」Blog。
    電腦中介傳播發展已久,網路上的人際互動隨著科技日新月益發展出多種形式。目前新興網路溝通媒體-網誌提供一個個人專屬園地,Blogger可以在上面隨興發表文章,無論是透過文字文本向點閱者展現自我,或是提供生活資訊給網友。利用網誌裡的文章回覆功能,書寫者與觀看者可以得到進一步的交流與互動,形成新形態的人際溝通。
    根據研究結果,有鑑於目前的回章回覆機制皆為純文字形式,因此本研究建議提供網誌服務的各家網路平台,能夠在下一波的新功能中,推出文章回覆功能亦能插入影音檔。藉此提供未來研究者另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In this research, I will analyze the website, “http://www.wretch.cc/blog/wenjia,” trying to see if blogging will chang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method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who use “I am wenjia”. The motivation of those people who visit Mr. Lo’s Blog is that they like the content and want to know Mr. Lo’s life or his personality in detail. On the other hand, when people leave some messages on the Blog, they are going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look forward to communicating with Mr. Lo.
    顯示於類別:[新聞系暨新聞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