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德國自1870年以後,自然科學與技術的進步為社會生活帶來許多方便,與現實關係不多的精神生活,自然而然遭遇漠視,技術進步擴大的活動規模,促進了資本的強大,勞資糾紛愈來愈激烈,這是德國自然主義時期的文學背景。 自然主義是寫實主義的延伸,但又比寫實主義更進一步。採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用於人類社會。文學的自然主義時期,對於人物、景物的描述,要求絕對的真實,不惜破壞以往往注重『美』的傳統,赤裸裸地描繪『醜』,卻藉描述醜惡來糾正人世,這時其作品的特色,是以小人物的貧困生活為重心,加之心理分析及社會批評。 德國自然主義的代表者是豪伯特曼,本論文所詮釋的作品,是豪伯特曼的短篇小說─鐵道看守工提爾,其為自然主義最重要的小說,小說主題仍不脫以小人物,貧困的生活為中心的特色,主角提爾缺乏決定的力量,易受環境支配。作者藉由日常生活的描述,顯示出提爾的無能─無法保護自己的小孩,而讓小孩受繼母的虐待,他內心的自責、交戰。小說中角色關係的詮釋、宿命論、過分機械化解釋人性的危險,以及作者描寫技巧和方言的運用,是本篇論文的重點所在。也由此得知,不論從外在形式或內在形式來看,「鐵道看守工提爾」都有自然主義的特點。 此論文的第一章先介紹此小說的形式背景,豪伯特曼當時所處的環境,對「鐵道看守工提爾」的形成,有相當大的影響,不僅在小說的背景─貧困的村落,小說中人物的取材─貧困的小人物,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再來探討的是「鐵道看守工提爾」是否符合短篇小說的格式,基本上「鐵道看守工提爾」是符合短篇小說的格式,故事從開頭一開始一直到結束都有完整得情節,有劇情式的高潮起伏。藉著本論文對人物性格作深入的探討,此小說中主角─提爾,其個性的研究,做了各種詮釋,從他的外表工作,與其他角色之間的關係,此論文也做了探討。而導致提爾最後發瘋的原因,本論文也做了仔細的描述。 本論文對上「鐵道看守工提爾」取其中重要的觀念來做研究,建議有興趣此書的人,可再做其中所有的論點來做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