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台灣的工會運動長期以來並未受到普遍的重視與關心。1980年代突起的工會抗爭活動固然吸引了不少得目光,許多學者及熱心人員相繼投入關心勞工的行列,沉寂已久的勞工領域研究隨之熱絡。然而針對光復後工會運動的研究,相形之下則未多見。
本文的目的及在於依歷史研究法,對於過去40餘年來的工會運動做一階段性的分析,一方面對光復後的工會活動做地毯式蒐集、研析,提出心得﹔另一方面在於預測未來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工會運動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本文發現,在1962年以前,台灣在政治力的絕對優勢下,工會在組織及功能運作上皆受到相當的影響,故將此時期稱為「黨政策動期」﹔在1963年到1978年間,經濟力逐漸壯大,並與政治力結盟掛勾,工會運動也因此受到來自政、經勢力的壓制,稱之為「政經結合期」﹔1979年以後,台灣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社會力突起於政經勢力之中,工會運動在勞動者的權利意識的覺醒下更形活躍,故稱之「權利意識發展期」。
本文章節內容安排如下 :
第壹章 緒論。敘述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主題與範圍、研究方法與限制。
第貳章 台灣工會運動之相關討論。 介紹台灣工會運動發展上的相關概念與特質。
第參章 黨政策運動。 介紹本時期政、經、社的發展情形,並對工會運動在質與量兩方面的發展情形進行評析。
第肆章 政經結合期。介紹本時期政、經、社的發展,並探討工會運動在質與量上的發展情形。
第伍章 權利意識發展期。介紹]1979年以後,台灣的政、經、社的發展概況,研析工會運動得發展與影響。
第陸章 結論。對台灣光復後工會運動的發展情形提出個人心得,並對於未來工會運動的發展提出個人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