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867/50733 (92%)
造訪人次 : 11882476      線上人數 : 10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7494


    題名: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劃江而治」策略之研究
    作者: 俞昌華
    貢獻者: 中國大陸研究所
    關鍵詞: 劃江而治
    國共內戰
    北平和談
    國內和平協定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4-06-17 15:53:59 (UTC+8)
    摘要: 1949年1月底,「國共內戰」中最具關鍵性的三大戰役結束,國軍挫敗,損失約154萬餘人的精銳主力。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區幾乎為中共所佔領,共軍已威脅到首都南京。國內主張議和之聲四起,蔣中正總統因此被迫下野,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之後的國民政府便積極展開與中共和談的工作,其目的是希望以長江為雙方軍事停戰線,進一步達到長江以北由中共統治,長江以南由國民政府統治,也就是希望以和平談判達到「劃江而治」。同時也希望獲得美蘇兩國的支持,因為若沒有大量美援為後盾,則縱使把長江守住也屬徒然。另外除了蘇聯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大國能夠影響中共的政策,而且當時也有傳言蘇聯主張國共之間劃江而治。
    但是國民政府內部,由於李宗仁與退居幕後仍握實權的蔣中正在劃江而治的動機與目的方面不一致,無法凝聚力量。而且三大戰役之後,中共已有能力打敗國民政府,劃江而治對中共而言,無異是給與國民政府獲得喘息的機會。而美國此時總的政策已是準備逐步從中國「脫身」,認為國民黨大勢已去,只有「等待塵埃落定」了。蘇聯則十分清楚,三大戰役的勝利者毛澤東即將掌管全中國政權,而且,面對世界兩大陣營對抗的格局,也十分需要由中共掌政的中國作為盟友。對國民政府所推動的劃江而治構想,美蘇兩國是抱著冷眼旁觀的態度。
    1949年4月1日起,國共雙方展開了北平和談。國民政府希望取得共軍不渡江的協議,進而能達到劃江而治的目的。但國民政府已沒有什麼籌碼可以在談判中與中共討價還價,對於中共所提出「國內和平協定」實際上只能是接受或不接受而已。當4月20日,李宗仁與何應欽聯名向中共委婉的表達對該協定原則上不能接受。當晚共軍即開始渡江,不久南京淪陷,和談破裂,劃江而治的構想因而破滅。
    顯示於類別:[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