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184/51050 (92%)
造訪人次 : 13971210      線上人數 : 26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7492


    題名: 李羣玉詩歌研究
    A Study of Li,Qun-yu's poetry
    作者: 毛麗珠
    貢獻者: 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關鍵詞: 李羣玉
    詩歌
    晚唐
    修辭
    美學
    Li Qun-yu
    Poetry
    Late Tang dynasty
    Rhetoric
    Esthetics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4-06-17 15:50:09 (UTC+8)
    摘要: 李羣玉為晚唐著名湘籍詩人。他以超邁明敏的資質,深厚凝練的功力,經營古近體詩歌,獲得甚高的成果。其詩宗師屈宋,追慕南朝,深受三湘地理人文的薰陶浸染,歌詠湖湘如畫風情,描繪南國秀麗山水,詩篇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其清越妍麗之詩風在當代即享有盛名,於晚唐綺靡隱僻的詩壇中明顯不落流俗,自成一家。無論就湖湘地區或晚唐詩壇,甚至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均佔有一席之地。
    本論文共分八章,凡十一萬餘言,茲依次揭示其要旨:
    首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近人研究文獻、材料選用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論述晚唐帝王昏庸、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爭鬥之大時代背景,再考述詩人生卒年份並概敘其生平與創作。
    第三章探究李羣玉詩歌之淵源乃宗師屈原宋玉,追慕南朝詩風,且得力於江山之助,並分述其詩兼具沉鬱哀怨與清越妍麗之風格。
    第四章標舉李羣玉詩歌之題材與內容,依贈答、山水、詠物、豔情、詠史、詠懷、宗教、其他等八類分別闡述。
    第五、六章探討李羣玉詩歌之修辭藝術,分別就用典、聲律、鍊字、敷藻、對偶以及譬喻、借代、映襯、摹況、誇飾、類疊等加以分析。
    第七章剖析李羣玉詩歌之三種美學特徵:具親情、友情、鄉情之情感美;環保意識的關懷發揚、謳歌人民勤勞與智慧、厭棄社會人心黑暗面之思想美;以及色彩明麗、意象富麗、凝鍊佳句之語言美。
    第八章結論,臚舉李羣玉詩歌之歷代評論,並總結其擁有晚唐山水詩冠冕,首位傑出湘籍詩人,具社會史料價值,促進詩體向詞體邁進之重要影響,確立其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價值。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