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058324      線上人數 : 3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7472


    題名: 胡五峰心性論之研究
    A Study OF HU-WU-FENG's Theory of HSIN-HSING
    作者: 金根郁
    貢獻者: 哲學研究所
    關鍵詞: 胡五峰
    心性論
    朱熹
    HU-WU-FENG
    Theory of HSIN-HSING
    ZHU-XI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4-06-16 13:25:43 (UTC+8)
    摘要: 第二章,是胡五峰所言的《性體》爲論述的對象。五峯論性的重要特點,是性爲客觀的實體,性亦是一切個體存在之客觀的根據,是一切存在物的自性原則。而此義之性,並非孟子義的性善論之性,而是從天道說。天道生生,使一切存在物得以存在,性是從個體存在處,言萬物所以能存在之根據,故如此而言之性,卽是天道本身。故性是超越的ヽ絶對的,是遍及一切存在物而言的,此是「客觀性原則」。
    第三章,是以胡五峰所言的《心體》爲論述的對象。胡五峰所言心的內容卽是性,對於心體,當循性體的形著來理解,卽心體是性體的具體呈顯。在心之盡處,便是此體內容之彰顯。此最是五峯言心義之特色。
    第四章,胡五峯思想是以「盡心成性」爲主旨,强調天命性體之意義,須在人心盡其用處,才能彰顯,若心不能盡其用,性體之意義只是潛存,此義若用「體用」一觀念來說明,則是「體」必須成用。本文認爲可以用「體用論」及「本體必須成用」來槪括五峰的思想。
    第五章,是朱子對「中和」之參究。朱子對中和思想有兩次重要演變。第一次卽學者一般稱謂「中和舊說」或「丙戌之悟」,第二次卽一般稱謂「中和新說」或「己丑之悟」。關於中和學說的兩次變化歷來被認爲是朱子思想發展的重要關鍵,有必要將這一過程加以考察分析,特別是由此硏究朱子心性論的形成演燮,並確定兩次中和之悟在朱子心ヽ性學說形成過程的地位與影響。
    第六章,是以《知言疑義》作爲論述的對象,朱子對《胡子知言》有所疑義,大加批評,但胡五峯之思想對朱子初期的思想影響甚爲鉅大,此種影響,一方面表現爲五峯對朱子積極的影響,卽朱子肯認五峯,並得益於五峰;另一方面則表現爲朱子在懷疑和批評五峰的過程中,使自己的思想進路更淸楚ヽ更明確。
    HU-WU-FE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His thought of HSIN-HSING THEORY was not only accord with the subject-time of his times but also profound and heartily. It had a great meri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NG-MING LI THEORY thought. So the thesis tries to expound this issue in the first place, then analyzes his and ZHU-XI's thought detailly, and examines and estimates all of them at last.
    顯示於類別:[哲學系暨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