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延伸Frankel(1986)、Lai, et al(1996)及Chen, et al(2004)的模型,考慮一個由代表性個人及政府兩部門組成的經濟體系,家計單位使用勞動、土地和資本存量來生產農業與非農業兩種類型的產品,並設定政府部門會進行農產品與非農產品的採購,探討一國的農業政策對總體經濟之短期與長期有何影響效果。研究結果發現,政府的農產品與非農產品消費支出增加將會降低代表性個人的農產品消費量與農產品資產數量。另外,政府的農業購買支出提高將可以增加農業部門的勞動就業量,但對於非農業部門的勞動就業量之影響並不確定,須視政府收購支出政策所產生的「價格效果」與「所得效果」之淨效果大小而定。在國土政策方面,我們得知政府的國土政策具有效性。最後,我們發現在預料到的政府農業支出提高下,個人在短期的農產品消費水準及農業勞動供給皆不會超過個別的長期均衡水準,而產生所謂調整不及(undershooting)的現象;而在農產品資產存量方面,由於短期調整路徑出現偏離長期均衡值的情況,因此產生所謂過度調整(overshooting)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