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5/50831 (92%)
造訪人次 : 12753046      線上人數 : 52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6630


    題名: 敏督利颱風(2004)之數值模擬研究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yphoon Mindulle(2004)
    作者: 陳美伶
    Chen, Mei-Ling
    貢獻者: 地學研究所大氣科學組
    關鍵詞: 敏督利颱風
    西南氣流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014-02-20 15:30:38 (UTC+8)
    摘要: 敏督利(2004)颱風在關島海面生成,為一北行颱風,敏督利在7月1日侵台前,南海上空有豐沛水氣,7月2日敏督利颱風離台後,台灣西南部外海風向為西風,此時南海上空吹西南風將南海的水氣運輪至台灣,二者在台灣西南部輻合,並在台灣中南部山區造成豪雨災情。為了解敏督利颱風影響台灣期間,在台灣中南部地區所引發的劇烈降水,及台灣地形對於氣流及降水的影響,本研究分為颱風環流降雨及西南氣流降雨二個時期來進行觀測分析及數值模擬探討。其中颱風環流降雨時期為2004年7月1日0000 UTC~7月2日0900 UTC,而西南氣流降雨時期為2004年7月2日0900 UTC~7月3日0000 UTC。
    數值模擬結果分析發現,颱風環流降雨時期由於台灣北部受颱風環流影響,颱風環流將暖濕的空氣帶入台灣西部山區,受地形舉升後在台灣西部山區產生強對流,此對流在台灣南部和南來的暖濕氣流在台灣南部輻合,此外,在台灣南部強降雨區一直有外海的回波移入台灣,在台灣南部受地形舉升後使對流發展旺盛,兩者的結合使台灣西南部發生豪大雨。另外,在西南氣流降雨時期的分析則顯示,台灣西南部區底層有較強的西南風進入台灣山區,在台灣山區受地形舉升產生輻合。分析台灣南北垂直剖面,發現台灣北部高層有一較強的北風,在台灣南部山區下沉,但因敏督利颱風個案的路徑模擬不佳,使得抑制了山區對流的發展,且因為南來的氣流在台灣西南部和北來的氣流輻合,使得台灣山區的回波近似滯留,造成敏督利颱風期間台灣西南部地區長時間降雨的原因。
    顯示於類別:[大氣系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fb140220153031.pdf16002KbAdobe PDF474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