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658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47225/51091 (92%)
Visitors : 13997084      Online Users : 23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6586


    题名: 北台灣地區鳥類群聚變遷與景觀變遷關係之初探-以濕地為例
    作者: 石佩玉
    張琪如
    丁宗蘇
    贡献者: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
    关键词: 濕地
    景觀變遷
    降趨對應分析
    鳥類群聚變遷
    日期: 2012-12
    上传时间: 2014-02-17 16:44:41 (UTC+8)
    出版者: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摘要: 都市快速發展,人類活動改變景觀格局,增加對自然的干擾。野生鳥類容易觀察與量化,許多研究也指出鳥類群落變化受都市化與人為活動而影響,因此鳥類為環境變遷常用的指標生物,在都市化的效應中亦成為經常探討的題材。藉由景觀變遷對鳥類群聚所造成的影響,引伸景觀變遷對環境與生態之影響。
    本研究以1986-2010年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的鳥類調查資料,選取北台灣資料量較豐富之14個濕地,以降趨對應分析鳥類群聚變化,同時整理各區文獻資料,了解土地利用變化,藉以探討地景變遷與鳥類群落變化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地景變遷與鳥類群具有顯著關係,尤是河濱公園的管理方式,使得多處濕地已有陸域化的現象,明顯減少雁鴨科與鷸鴴科,增加都市陸鳥,尤其是各區都有鷸鴴科減少與都市陸鳥上升的現象,使得北台灣地區濕地中的水鳥快速減少。建議未來河濱公園規劃宜多保留泥灘濕地,減少人工護岸,分能維護鳥類多樣性。
    關聯: 都市計畫學會、區域科學學會、住宅學會、地區發展學會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摘要集p62-63
    显示于类别:[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Graduate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conference paper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