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601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7249/51115 (92%)
造访人次 : 14254673      在线人数 : 70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6011


    题名: 油電價雙漲下的總連鎖效果:台灣產業關聯實證分析
    Total chain effects of oil and electricity price changes:An inter-industry analysis of Input-Output model
    作者: 林欣慧
    Lin, .Hsin-Hui
    贡献者: 經濟學系
    关键词: 高油價
    投入產出模型
    產業關聯分析
    日期: 2013-06
    上传时间: 2013-11-07 13:59:12 (UTC+8)
    摘要: 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一度飆漲每桶145.49美元,日後雖有下降到平均每桶70~90美元。截至2013年初國際原油價格每桶飆破百元的紀錄維持近五年之久,2012年底更以交易價格每桶111美元的高油價出現。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飆漲、能源化石燃料需求大增、美元持續走貶、中國等開發中國家影響國內出口緊縮及相關政經議題,使得國內產業成本、產出價格嚴重受影響。除了國際油價使產業內成本大幅提升,電價亦對民生消費能力與物價造成影響。
    台灣每人平均消費電量比英國、日本及韓國等先進國家來得高,電價卻相對低廉。隨著國際能源價格的上漲,98%仰賴能源進口的台灣,低廉的電價對財政赤字造成惡化。台電購電燃料成本,從去年55%提高到今年63%。電業是公用事業,考量電力公司財務規畫及其合理投資報酬,合理電價調整應適度反映燃料價格,以及發購電結構變動所增減的成本,2012年5月政府擬定「三階段調整」電價修正方案,以確保國內長期電力供應穩定。面對高油價、電價調漲的雙重壓力,國內產業短期內,無法經過技術進步、或替代能源降低預來的高成本壓力,唯有經轉嫁給消費者或產業,才能維持產業生產利潤而不致關廠歇業。
    本文利用投入產出分析模型,採用行政院主計處發布的「95年產業關聯表」,代表一國的國民所得會計帳,以及經濟體系內產業間相互關係及經濟活動的縮影。本文主要分析投入要素價格發生變動時,對於各個產業的成本如何變動。模擬當原油與電力兩要素價格同時調整時,產業如何轉嫁成本到消費者。
    模擬情境預測下,分析服務業受到高油電價影響程度最低,運輸倉儲部門總價格效果達10.9%,服務業其餘部門影響效果僅2~3%。影響次低是農業部門,其中漁產由於耗油耗電程度不小,其總效果有12%。石油及煤製品屬於高油量投入的產業部門,面對該油價高漲幅時,其承受的壓力最劇,高達近40%的價格效果。化學材料、非金屬礦物製品也有近20%的影響。原油價格上漲的連鎖效果遠大於電價上漲影響,導致兩要素價格上漲影響最劇烈屬工業部門,石油及煉製品部門、天然氣部門皆屬超高耗油部門,即原油為其主要的投入要素,使得其總價格效果高達30~40%。政府面對劇烈衝擊的產業,如何藉由工廠技術進步的成本補貼、工業部門相關優惠用電、國際間替代性能源合作發展等,使耗竭性能源的困境得以紓困,進而降低預期物價上揚造成惡性通貨膨脹產生的損害。
    显示于类别:[經濟學系暨經濟學系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450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