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 中國大陸學生透過微博實行網路監督之政治功效感探討-以北京七二一大水為例 The Political Efficacy of Internet Supervision through Weibo among the Chinese Students-Using the case of Beijing Flood in July 21, 2012 |
作者: | 林志遠 Lin, Chih-Yuan |
貢獻者: | 新聞學系 |
關鍵詞: | 政治功效感 政治文化 網路文化 網路監督 質性研究軟體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culture Internet culture Internet supervision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software |
日期: | 2013-06 |
上傳時間: | 2013-09-26 14:16:11 (UTC+8) |
摘要: | 本文以2012年「北京七二一大水事件」為例,探討中國大學生透過「新浪微博」,對政府救災作為進行網路監督的政治功效感受為如何。本文首先針對網路新聞以及新浪微博的內容進行搜尋,對一般網友在七二一大水中對政府監督的內容,進行觀察與分析,接著再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訪問16位中國大陸高校學生,並透過質性研究軟體以紮根理論的編碼方式,對訪談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得到研究問題的回答結果。
研究發現,當七二一大水發生時,網路新聞主要有「要求公佈死亡人數」、「聲援新聞工作者」、「抗議政府貼單」、「拒絕北京市官方募款」、「批評政府救援緩慢」,等五項與網民參與有關的議題。而在微博觀察部分,一般網民使用「發言」、「評論」、「轉發」、「@標記」、「附加圖片」、「附加影片」、「附加長篇文章」、「附加網站連結」等新浪微博的功能進行監督,而主要參與監督的方式為:「批評」、「監督問責」、「諷政」、「表達不滿」。而本文最後發現,一般網民的監督內容,以表達不滿的情緒宣洩居多。
而在受訪者網路監督政治內部功效感上,本文歸納出「政治參與管道缺少」、「人民只顧自身利益」、「人民不願表達意見」、「政府握有網路主導權」等四種政治文化,影響網友對於網路監督的政治功效感受。平時政治參與管道的稀缺,使得受訪者對網路抱有期待,而網路「變化性」、「重複性」、「速度性」、「廣佈性」等特性,能使得網路作為突破管制的工具,增加網民內部政治功效感的參與信心,但中國政府握有網路最後的主導權,以及人民只顧自身利益、不願對政治表達意見的政治文化,會對於受訪者的內部政治功效感帶來較差的影響。而另外「網路中的社會規範」、「網路中的虛假傳播現象」、「速食式的參與行為」三種現存的網路文化現象,也會使得受訪者對於政治內部功效感有較差的感受,甚至因此不喜歡參與網路討論。
而在外部功效感方面,有受訪者認為在七二一大水事件中,沒有感受到政府的回應,但也有受訪者透過親身經歷、政府的回應、傳統媒體的報導等經驗,認為能感受到政府的回應。本文也發現,中國現今網路意見領袖的存在,以及傳統媒體對網路議題的報導,能對受訪者在網路監督政治功效感的增加上,帶來許多助益。因此本文最後也建議,中國網民應該繼續多加利用網路作為參與工具,一旦與線下現實條件結合,便能有效要求政府對事件進行回應。而政府方面,應該積極加強對於網友的回應,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增加網民的內、外部政治功效感,如果又能與線下良好政策結合的話,便能有效增加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與信心。 |
顯示於類別: | [新聞系暨新聞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