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015016      線上人數 : 29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5178


    題名: 大陸地區台商協會遊說行為之研究
    作者: 莊隆昌
    貢獻者: 政治學系
    關鍵詞: 台商協會
    利益團體
    遊說行為
    日期: 2013-06-25
    上傳時間: 2013-09-12 09:03:50 (UTC+8)
    摘要: 本文的主要聚焦議題大體有:1、台商協會的屬性,也就是何以設置?如何組織?又實際運作情形如何?有何正功能及負功能?到底其乃可要之善、或必要之惡的程度又為何?2、台商協會的遊說行為經驗,也就是台商的經貿糾紛為何?台商協會為解決問題的審議過程為何?審議理性為何?審議困境為何?又如何脫困?其中最主要的是台商協會採行何種遊說方式、透過何種管道、向何遊說對象進行遊說,而遊說成效又如何?3、台商協會屬性與其遊說行為間的相關性、遊說行為是否會受台商協會屬性的影響?台商協會的遊說行為是否具獨特性?其政商關係,是否受兩岸關係、中國固有文化及習性的影響,另兩岸經驗之比較為何?4、台商協會的遊說經驗,是否有代表性?可否推論及一般團體?此外,還有三個主觀的偏見有待釐定,即1)是否台商協會比較喜歡賄賂?2)慣於企業遊說優於台商協會遊說?及3)企業規模與政府成本效益之大小會決定其政治行動之大小?5、綜合來看,大陸台商協會在大陸的運作模式到底是呈現下列四種的哪一種型態,1)多元主義;2)國家統合主義;3)社會統合主義;4)單元主義。針對上述,本文透過質、量化方法著手研究。
    筆者藉重系統論的「環境─輸入─系統轉換─輸出─回饋」的概念,來建構本研究之主軸,將研究主體之大陸台商協會列為主要的運作主體,而大陸遊說對象乃本文主要的研究客體,列為被影響項,復將台商協會的遊說行為分為二個運作變項,即有遊說方式及遊說管道,此二個運作變項均屬台商協會運作的遊說策略的選項,台商協會即透過採取此兩運作變項,對大陸遊說對象進行遊說,最後會產出此遊說行為之效果,再回饋於前述的各變項。
    本文架構共有五個主要變項:1)大陸台商協會部分,架構之特予突顯其團結度、可用資源、社會形象及領導風格等四種屬性;2)遊說方式部分,主要將之分為直接、間接及私下遊說三種;3)遊說管道部分,主要分為大陸管道及台灣管道;4)大陸遊說對象部分,主要分為行政、立法、司法、政黨及軍方等五大遊說系統;5)遊說效果部分,是要經過衡量後方可判斷的變項,本文所關注的是遊說效果的佳或不佳。
    本研究針對大陸台商協會共發出問卷調查170份,回收95份,並針對調查數據,設計了深度訪談題綱,共採訪10位台商協會負責人,所得的主要研究發現有,1)在遊說方式之選擇認知及經驗上,台商協會最常採用且有效的遊說方式為直接遊說,而在直接遊說中,最常採用與最有效的方法偏重於陳情或餐敘兩項;2)在遊說管道之選擇認知及經驗上,就台商協會之最經常選擇的遊說管道而言,是同時併採大陸、台灣兩個管道;3)針對台商協會的五大的遊說對象之分析,有較多數以上的台商協會負責人認同行政系統為最經常且有效的主要遊說對象。
    顯示於類別:[政治系暨政治學系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fb130912090005.pdf7428KbAdobe PDF2199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