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122189      線上人數 : 48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4566


    題名: 納蘭性德詞作研究
    Research of Nalanxingde Ci Works
    作者: 李必粹
    貢獻者: 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3-03-18 14:42:52 (UTC+8)
    摘要: 詞在歷經兩宋時期的高度發展後,元、明時期因時代變遷所導致的種種歷史原因,致一度陷入委靡衰頹態勢,然到清代,如同其他文體一樣,「詞」也湧起一波波的中興浪潮,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象。其中,以具有卓越造詣、不拘泥傳統、詞風哀感頑艷、震撼清初詞壇,放射不朽光芒的,便首推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以一介滿族公子潛心向學漢文化,在其短暫而傳奇的一生中,他不僅以詞享盛名於世,且在詩文書畫金石、以及文藝批評、
    經籍探討、史事評論等學術領域上均卓然有成,並留下豐富的著作,其詞作以清新自然見長,況周頤形容「純任性靈,纖塵不染」;王國維《人間詞話》則云:「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更是對納蘭性德作品真切、清新自然的最高評價。
    本論文即以納蘭性德詞作為研究範圍,除分析作品主題分類外,並就納蘭詞創作技巧和美學特徵予以評述,並列舉時人及後世對納蘭詞的評價,以確立其詞作於文學史上的價值與地位。
    本論文綜分為八章,凡十二萬餘言,各章節要旨安排如下:
    首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並將民國以來研究納蘭詞作之相關文獻與專著、論文,作一分期回顧,再就本論文研究之範圍、材料選用、研究方法以及章節安排等逐一說明。
    第二章論述清初政壇氛圍與詞壇概況之時代背景,再考述納蘭性徳之先祖家世及生平事略和創作。
    第三章除就納蘭性德之詞學思想和主張予以整合探究外,並分述納蘭性德之詞作風格,再就其詞作風格成因溯源。
    第四章將納蘭詞主題內容依愛情、悼亡、友情、邊塞、山水、感懷、詠物等類別家以涵括,每項列舉四至十闋詞不等,並參酌引證時人及後人評論,加以闡述詮釋,期盼獲得全面完整之認識與鑑賞。
    第五、六章藉修辭學之摹況、用典、化用、示現、譬喻與借代、映襯、意象和類疊等項次,將納蘭詞分類歸納、舉列說明,以明悉納蘭詞之藝術表現手法及技巧。
    第七章藉王國維、歐陽修、宗白華等人之美學理論,分就情感美、自然美、融合美、悲劇美、空靈美等項演繹歸納,析述納蘭詞之美學特徵。
    第八章結論,列舉時人及後世之重要評論,並為其文學地位和影響以及貢獻作一確認,以彰顯納蘭詞在中國詞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