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379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7145/51011 (92%)
造访人次 : 13868256      在线人数 : 28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3795


    题名: 中央銀行的匯率政策:金融風暴前後的跨國比較
    作者: 張伯群
    贡献者: 經濟學系
    关键词: 匯率
    exchange rate
    匯率制度
    exchange rate policy
    外匯存底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有效匯率指數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index
    日期: 2012
    上传时间: 2012-11-20 11:56:21 (UTC+8)
    摘要: 匯率是兩國之間貨幣兌換的比例,將某一國貨幣換算相當於外國貨幣的金額,簡單來說就是外匯買賣的價格。由於全球經濟一體化,國際金融的認知普遍變得相當重要,加上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頻繁,匯率對於各國的重要性也相對提升。一國之匯率水準的高低往往會反應其經濟層面,匯率本身的制度往往是各國為達其經濟目的而做出的決策,因此不同國家所採用的政策也就因此不同。台灣自1978年改採「機動匯率制度」,也就是學理上所謂的「管理浮動匯率」。初期實際上採行釘住美元策略。1987年後,台幣升值幅度較大,直至1997年後,可以說是進入升貶互見的管理浮動制度。近幾年來,由於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台灣經濟成長不高的情況下,有輿論及學者認為央行有傾向貶值政策,央行雖一再否認,但仍難平息批評聲音。本文根據數據,統計比較各國匯率波動程度,以事實證明哪一方較有依據。
    本文針對新台幣兌美元之匯率與其他貿易國匯率之相對比較,採用2005年1月至2011年11月台灣、日本、英國、香港、韓國、加拿大、新加坡、中國、澳大利亞、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歐洲等14個國家兌美元匯率之資料,利用統計分析比較彼此間匯率波動幅度。結果發現台灣在匯率控制上相對其他貿易國略為穩定;另外可以由外匯存底之變動瞭解台灣在外匯市場干預頻繁的程度,數據指出央行為穩定匯率積極在外匯上進行買賣,相對其他國家而言,外匯存底的變動幅度偏高。有效匯率指數的波動可以得知台灣貨幣對外價值相對穩定及購買力對外優勢。總結各項因素之優勢穩定結果,可以發現台灣比照其他國家而言,雖匯率逐年是走低趨勢,不過在數據上確實可以證明新台幣在匯率控制上相對其他國家而言穩定。
    面對台灣貨幣平均有走勢緩降的情況,我們將新台幣、日圓、歐元及韓元與美元之名目匯率2005年1月至2011年11月的日資料進行迴歸分析,並加以驗證央行匯率政策是否如同外界所言存在阻升不阻貶的問題。結果發現不管新台幣升貶值,日圓及歐元對新台幣影響皆一樣,此點說明台灣並無阻升不阻貶的匯率政策。
    显示于类别:[經濟學系暨經濟學系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http___thesis.lib.pccu.edu.tw_cgi-bin_cdrfb3_gsweb.pdf1343KbAdobe PDF2670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