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385112      線上人數 : 3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3544


    題名: 論休謨的懷疑論——從知識論的觀點
    作者: 黃偉雄
    貢獻者: 哲學系
    關鍵詞: 休謨
    Hume
    懷疑論
    Scepticism
    知識論
    Epistemology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2-10-30 12:47:45 (UTC+8)
    摘要: 近代英國經驗論代表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哲學的起點是建立在人性的研究上,嘗試在一全新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這個科學體系就是一「人的科學」,以做為其他科學的牢固基礎。而我們在建立這一「人的科學」所能給出的唯一牢固基礎,必須置於經驗和觀察之上。休謨據此用實驗方法詳細的研究人類知性,根據每一或然推斷進行推理,得到印象和觀念。但休謨指出,由於每一或然推斷除了感覺對象的原始不確定性之外,由於官能的弱化作用,使得理性產生新的懷疑,基於或然推斷對於真實的評斷及感官的可靠性所產生的失誤。由於休謨堅持人類一切的知識均求自知覺,而知覺的經驗特性,顯然的必然會產生上述的結果。因此許多哲學家認為休謨是一個懷疑論者。
    本論文嘗試從知識論的觀點來看,欲詳細探究休謨的懷疑論(Scepticism)究竟是那一種性質的懷疑論?在那一個理解層次上可以成立?希望從方法論上,對於前賢關於休謨的懷疑論的觀點,進行後設研究,以求對於休謨的懷疑論各種看法,經由哲學分析後,進一步獲得釐清。從精讀休謨的原典開始,對於其關於知識上的懷疑論的各種論點,參酌當代英美哲學行家重要的詮釋觀點,進行解讀,並嘗試評述這些論證。
    哲學懷疑的傳統標的有四:「關於外在世界的存在」、「我們的關於他人心靈的知識」、「歸納的證明」及「過去的真實性」,其中休謨的論證大部份涉及「關於外在世界的存在」及「歸納的證明」。本論文擬就休謨對於知識論的設想及前述懷疑論的論題,考量各家如何說明,藉以討論其論證成立的理據是否合理。

    This essay attempts to describe the complex dialectical interplay among the contrasting rational, sceptical and naturalist elements that appear in Hume’s philosophy, ie. His famous work: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we shall try to show that, contrary to Hume’s own evaluation of that section, it is the skeptical element, in which the unreliability of reason is supposedly demonstrated as opposed to remain hidden from us, that deserves to explore by us. With these two goals in mind and in order to make it easier for us to follow the inevitable twists and turns of the dialectic, we have introduce Stroud, Strawson and Pappas’s view about Hume’s skepticism, try to give a new explanation from a epistemological point of view.
    顯示於類別:[哲學系暨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622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