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了解國際關係,需知國際現實,因就國際關係而論,凡事均以實力為後盾。西藏之所以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在於其獨立建國的渴望始終遭到中國反對。基於名分秩序,西藏既屬中華世界帝國的一部分,何能僭越主國?依此,這即成為本文的研究途徑。
中國為東方世界的核心國家,在西方國際法勢力未進入前,其靠著獨有的名分秩序、朝貢體制在運行,藉此機制與其它地區交往,此時的西藏是中國領土範圍的一部分。直到英帝國主義勢力侵略西藏後,才導致中藏宗藩關係發生轉變,西藏西化,轉而投入西方國際法秩序原理的體系內,藉國際法所主張的主權對等,來對抗上下階層秩序的名分關係,這便是今日西藏問題的由來。準此,當東西方兩種不同的國際秩序價值觀碰撞在一起的時候便會發生衝突,而西藏問題便處於這兩種價值衝突中,這將構成本文的研究架構,並據此分析1930-1940年間中英藏對西藏「主權」問題交涉的情形。同時這亦構成本文的問題意識,亦即當東西國際秩序原理發生衝突時,該如何解決?
本文就中藏間的歷史關係從唐朝迄民國進行考察,除說明在東方國際秩序原理運作下的中藏關係外,亦說明中藏宗藩關係遭到英國介入破壞後,西藏脫東入西的轉變過程,在政策上,此轉變導致西藏於1913年宣佈成為一個自治實體,並進而主張藏文化所及之處,全應納入西藏的管轄範圍內,中藏對此更爆發軍事衝突,最後藉由西康建省,解決「大西藏」VS.「小西藏」的疆界紛爭。
與此同時,隨著印度爆發獨立運動,加上十三輩達賴喇嘛的政策轉向,從親英反中轉為中英等距的外交,使得中英在西藏的勢力產生一波消漲。另外,在十三輩達賴喇嘛圓寂後,西藏內部委由親漢派的熱振呼圖克圖擔任攝政一職,並排除英國勢力之干擾,成功主持十四輩達賴喇嘛的坐床大典,最後,中華民國政府藉由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的成立,藉此收復西藏主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