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凡那比颱風為2010年侵台颱風中唯一登陸台灣的颱風,登陸期間造成台灣西南部、南部山區嚴重災情。其生命期中除了侵台期間伴隨的強風豪雨外,亦包含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學議題,如:1.侵台期間降水集中於台灣西南部;2.出海後,眼牆結構重整及其對流不對稱性。本研究主要藉由WR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model) 數值模式的模擬結果,並且使用渦旋植入法來加強颱風的初始結構,以及進行有、無地形的敏感度實驗之模擬比對,來探討此颱風於侵台期間所具有的研究議題。
本研究使用WRF V3.3.1針對2010年凡那比颱風個案,以NCEP 10×10 解析度的全球分析資料作為模式的初始場與邊界條件進行模擬。透過三層巢狀網格設定,網格解析度分別為30、10、3.33公里,模擬凡那比颱風侵台期間之情形,並和雷達與衛星雲圖做校驗。數值模擬結果顯示,模擬路徑雖掌握颱風登陸、出海位置,但其時間相較於觀測慢了六小時;降水方面,颱風登陸期間,模式模擬颱風降水區域與實際觀測相當接近;在地形影響的部分,將台灣地形移除或設為平地,颱風登陸台灣時的路徑較為平滑,強度則以有台灣地形之模擬實驗結果較好;凡那比颱風出海後其對流不對稱性,由地形與海溫敏感度實驗、水氣通量與垂直風切交互分析下,環境垂直風切是造成對流不對稱性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