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研究主要從兩個面向來探討台灣降雨的特性與變化,其一為利用每日天氣概況,將影響台灣的天氣系統做分類,來了解各種類型天氣系統造成台灣降雨的空間分布特徵。其二為利用長時間的降雨資料,探討台灣自然季節的降雨空間變化與極端降雨空間變化趨勢。
利用中央氣象局所提供的每日天氣概況、地面天氣圖、衛星雲圖以及雨量累積圖等資訊,定義出每日的天氣類型屬性,並將影響台灣的天氣系統區分成:春季鋒面、梅雨鋒面、秋冬季鋒面、午後雷陣雨、颱風、西南季風、東北季風等7大類。進一步統計2000-2011年間,各種天氣類型在台灣的主要降雨分佈。計算各種天氣類型在這12年間出現的天數及降雨量的變化可知,春季鋒面在天數及降雨量上有減少的現象。2006年以後午後雷陣雨出現的天數增加、發生時間則有提早(六月發生次數增加)及延後(九月發生次數增加)的跡象。
按降雨的自然季節畫分,將台灣區分成五個季節,春季、梅雨季、夏季(颱風季)、秋季及冬季,分析TCCIP計畫所提供1970-2009年的台灣日降雨資料發現,梅雨季的降雨量有減少的現象,尤其是北部及中部山區最為明顯,且梅雨季也有延後開始(即梅雨季有縮短)的情形;夏季的降雨有增加的趨勢,且2000年後增加更為顯著,此可能與夏季侵台颱風個數增加有關;秋季時,東部的降雨明顯減少,分析颱風路徑發現,通過台灣南部海域的颱風有減少的現象,使得台灣東部降雨有減少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