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 2007年我國世界大學運動會女子足球選手衝刺能力之研究 |
作者: | 王秀銀 |
貢獻者: | 體育學院 |
關鍵詞: | 女子足球選手 肌力性衝刺能力 爆發性衝刺能力 30 m衝刺急轉能力 速度性衝刺 |
日期: | 2008-03 |
上傳時間: | 2012-10-09 11:08:36 (UTC+8) |
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討女子足球選手之肌力性衝刺能力(0-10m)、爆發性衝刺能力(10-20m)與速度性衝刺能力(20-30m)差異之情形。研究對象以我國15位代表參加世界大學運動會之女子足球選手為主,平均年齡20.87±1.92歲,身高165.27±5.38公分,體重57.47±4.64公斤,球齡11.40±2.10年。在世大運賽前集訓時,分別測驗選手之0-10m、10-20m、20-30m分段計時衝刺跑、30m衝刺左急轉與30m衝刺右急轉等項目。以t檢定、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Turkey事後比較作為統計分析處理。研究結果獲致下列結論:一、30m衝刺分段計時,以20-30m速度性衝刺能力最佳(1.38±0.04秒),其次為10-20m爆發性衝刺能力(1.42±0.04秒),兩者皆優於0-10m肌力性衝刺能力(1.94±0.09秒)(F=314.44, p<.05)。由此可知,研究對象之速度性衝刺能力與爆發性衝刺能力較肌力性衝刺能力佳;易言之,我國世大運女子足球選手肌力性衝刺能力較差,在足球比賽中瞬間的起跑(肌力性衝刺能力)往往會影響比賽結果,因此,我國世大運女子足球選手有必要加強肌力性衝刺能力之訓練。二、30m衝刺左、右急轉測驗成績間未達顯著差異,但30m衝刺右急轉成績顯著優於30m衝刺左急轉成績(t=-3.17, p<.05)。其原因可能是慣用腳與非慣用腳之差異。因此,建議我國世大運女子足球選手應加強非慣用腳30m衝刺急轉能力,以增加比賽當中瞬間改變方向的能力。 |
關聯: | 文化體育學刊 (6期) :p1 -5 |
顯示於類別: | [體育學系] 學報-體育運動健康學刊(原刊名:文化體育學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