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308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6965/50831 (92%)
造访人次 : 12741881      在线人数 : 30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3089


    题名: 「中華民國創意武術協會」與傳統武術的「現代型塑」
    作者: 戴旭志
    贡献者: 體育系
    关键词: 創意武術
    展演藝術
    文化創意
    媒體
    消費需求
    日期: 2008-09
    上传时间: 2012-10-09 10:48:51 (UTC+8)
    摘要: 當代「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結合科技、文化、媒體與經濟的革命,其中不僅是透過創意與傳統產業結合的手法,發展創意經濟,更是要求與社會階層、媒體、消費需求、行銷等高度關聯。「傳統武術」市場研發不能閉門造車,是要貼近市場、與人群接軌,才能提升附加價值。「中華民國創意武術協會」深刻體會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是台灣傳統武術轉型的基礎思維,也是激發創新的觸媒。「傳統武術展演」與「藝術表演」對現代人的消費體驗,已成為重要的發展關鍵之一。除此之外,傳統武術的「現代型塑」也必須將其原有的模式進行調整,應用於現代社會所能接受的傳播活動中。其中如何清楚的了解創新模組(創意武術)與媒體所能扮演的角色,以及媒體報導、閱聽人與參與者的市場機制影響,解析其它環節的互動關係,明確定位創意武術、參與者、閱聽人、媒體四者的整合關係,強調環境因素的多元,以及各個角色的配當關係,才有可能掌握流行社會的「現代思維」,建立出傳統武術的「現代模組」。因此探析流行社會的「品味型塑」與展演藝術「感官雕塑」的歷程,進一步建構「創意武術」的展演特色,及健全相關組織發展目標,是「中華民國創意武術協會」當下的重要議題。努力提昇現代武術的肢體意義、順應年輕世代的流行做為、結合時代脈動與國際時尚走勢,滿足不同客群(參與者)的不同需求,更成為「傳統武術」首要目標及方向。希冀台灣不再沉睡不醒,願在冬陽中化成『千風為微風』、『化作春泥為花泥』!展望台灣成為全球極具意義的E世代武術發展新標竿。
    關聯: 文化體育學刊 (7期) :p49 -57
    显示于类别:[體育學系] 學報-文化體育學刊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617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