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25/51091 (92%)
造訪人次 : 14007036      線上人數 : 31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3061


    題名: 宋楚瑜兩岸關係政策思維之研究(1999—2010)
    作者: 洪毓彬
    貢獻者: 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國大陸組
    關鍵詞: 宋楚瑜
    兩岸關係
    扁宋會
    宋胡會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012-10-09 09:43:32 (UTC+8)
    摘要: 宋楚瑜自1998年卸下中華民國第一任民選也是最後一任的台灣省省長後,隔年(1999年8月14日北縣永和中正橋下第一場造勢活動)以無黨籍身份宣布投入第十任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繼而2000年3月31日宋楚瑜創立親民黨,並擔任黨主席;直至2003年2月14日與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連戰搭配成為副總統人選,以國親聯盟共同參與第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兩岸關係政策已儼然成為宋楚瑜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2005年5月5日宋楚瑜以親民黨黨主席的身份,繼中共建國以來第一次登上中國大陸的土地。首次,與中共總書記兼中國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於人民大會堂第一次會面。在此之前,宋楚瑜早於同年2月24日與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在台北賓館會面。令外界盛傳宋楚瑜是銜總統之命並具有『特使』身份,代表總統陳水扁前往,爲台海兩岸關係掀起歷史的新頁。因此,宋(宋楚瑜)扁(陳水扁)會的前因背景及兩岸關係的箇中影響與發展,皆為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頁。如有機會本研究亦希冀透過親自訪問被研究者,紀錄事件的始末並觀察在兩岸情勢上有何其變化與影響。
    2008年北京奧運順利圓滿落幕後,緊接著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開序,中國大陸不僅展現強大的國力,更是宣揚擠身成為世界大國之列。面對大陸自始至終宣稱「台灣為中國大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海兩岸關係隨著北京奧運的落幕,兩岸關係的變化亦是值得耐人尋味的課題。而宋楚瑜針對中國大陸對台政策,北京奧運前後的變化有何思維?而我國又有何因應之道?
    宋楚瑜先生自1974年回國服務歷經黨政要職,走過飄搖動盪到繁榮穩定的台灣,更經過台灣民主的洗禮。對於台海兩岸關係演變,箇中轉折無役不與,更熟知台灣人民心中的期盼與想法。從他身上在在顯示,想要徹底精準的研究兩岸關係,宋楚瑜先生是現今研究兩岸關係的關鍵人物之一。因此,筆者希冀將本研究像記錄時間事件、人物紀傳的描寫一般,同時想要做到過去、現在甚至未來,台海兩岸關係的歷史、經過及改變各面向的分析探討,期盼尋出改善和發展兩岸更穩定的互動關係。
    中華民國經過兩次政黨輪替,宋楚瑜至今以親民黨黨主席並與曾為總統參選人的身份及社會地位,在台海兩岸關係上實具有深厚的影響及獨到的見解。自從宋楚瑜宣佈參選總統的那刻起,其兩岸關係政策思維已儼然牽繫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未來與福祉。因此,本研究希冀透過收集被研究者對兩岸關係的相關資料,並希望能有機會透過與被研究者的深入訪談,藉此來探討被研究者自1999年以來(至今2010年),台海兩岸關係政策思維。
    顯示於類別:[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http___thesis.lib.pccu.edu.tw_cgi-bin_cdrfb3_gsweb.pdf1976KbAdobe PDF785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