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22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7249/51115 (92%)
造访人次 : 14183781      在线人数 : 75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221


    题名: 周易經傳疑義詮釋
    作者: 黃沛榮
    日期: 2007
    上传时间: 2009-09-08 09:50:06 (UTC+8)
    摘要: 自先秦至今日,有關《易經》的研究已有二千多年,然而由於〈卦爻辭〉部分意遠詞賅,致有若干難以理解之處。本計畫之精神,是利用當前獨有之條件,針對〈卦爻辭〉中若干疑難之處,作全面之研究。根據當前可掌握文獻,配合個人研究《易經》之情況,有助於本主題之研究者略有三點:1.語文工具之掌握申請人數十年來利用文字、聲韻、訓詁之功夫從事文獻整理,對校勘、考證方面,亦略有心得。2.歷代易著之出版《易》學研究百徑千門,除訓詁、義理、象數、圖書等外,尚可從文獻學的角度,蒐羅各種《易》說或資料進行研究。其內容主要分為四方面:一為歷代《易》學專著,二為出土文獻,三為《易》學雜著,四為域外《易》學著作。近代景印出版的歷代《易》學專著,主要為《四庫全書》系列之大型套書。總計《四庫全書》收錄《易》著171 種,《四庫存目叢書》收錄183 種,《續修四庫全書》收錄231 種 ,《四庫禁燬叢刊》收錄1 種,《四庫未收書輯刊》收錄53 種,共639 種,其中頗有重複。此外,海內外公、私所藏的刻本、稿本、鈔本中,未景印行世的《易》學專著,為數尚多;近百年來出版的研究論著,亦復不少。3.出土文物之印證出土文獻方面,以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六十四卦、〈繫辭傳〉、〈二三子問〉、〈易之義〉、〈要〉、〈昭力〉、〈繆和〉,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最為重要。其中上博簡《周易》經文計簡58 枚,包含35 卦之內容,約1800 字,簡中還出現紅、黑六種標記符號,前所未見,為《易》學研究史上極為珍貴之材料。此外,尚有安徽阜陽雙古堆漢墓竹簡《周易》、湖北江陵縣荊州鎮王家臺秦墓與易占者有關者164 枚。皆為重要參考資料。過去二千多年來,有關《周易》之研究極為鼎盛;時至今日,《周易》研究又因其他學科之發展而進入新紀元。然而,若干卦爻辭之詮釋問題,依舊一籌莫展。個人以為:當前研究環境優於前人甚多,既有大量古籍行世,亦有大批出土文物可供參證,加以個人曾進行《易》學雜著之蒐羅,以及整理韓國漢文《易》說之經驗,可在既有的基礎上有所開創。因此,本計畫的主要精神,是想運用當前一切《周易》研究的各項有利條件,對《周易》中若干尚有疑義之處重作探討,期能有所突破。其最終目的,在於撰寫有關《周易》之新詮釋。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組]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