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170114      線上人數 : 55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195


    題名: 殖民現代性與音樂文化表述:台灣日治時期台中州地方士紳的音樂生活---以林獻堂家族為中心(2/3)
    作者: 藝術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9-07 16:09:36 (UTC+8)
    摘要: 在Tani Barlow 的殖民現代性(Colonial Modernity)概念中,提示了研究者應「重新檢視現代性一詞在東亞歷史經驗中的具體意涵,並強調殖民主義在塑造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現代經驗的重要性,以及現代性引介過程中與在地社會文化體系間的互動關係」(張隆志 2004:151)。換言之,「現代性」在不同的地區應被視以不同的「在地脈絡」,並應強調現代經驗引介過程中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彼此的互動過程。在這樣的思路之下,本研究嘗試以日治時期台中州地方士紳的音樂生活作為分析的場域,首先聚焦於地方士紳音樂生活的內容、表達(presentation)及再現(representation)方式與過程的爬梳,以解析其音樂生活之重點;再擴及對其音樂生活的參與者身份與活動空間的觀察,繼而將分析置於台灣歷史與社會發展脈絡中,多層次地呈現殖民政府與地方士紳,士紳文化與常民文化,私人領域與公眾領域、男性與女性、「內地」價值與邊緣地區、西方文明與日本文化之間的張力,如何形塑日治時期地方士紳的音樂生活之殖民現代性的內涵特質與效應。
    顯示於類別:[中國音樂學系]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2006-2025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