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25/51091 (92%)
造訪人次 : 13977186      線上人數 : 27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1823


    題名: 明代勘合之形狀與製法
    其他題名: The Form and Producing Method of the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Used in the Sino-Japanese Trade during Ming Dynasty
    作者: 林呈蓉
    貢獻者: 中國文化大學
    日期: 1997-03-01
    上傳時間: 2012-03-22 11:38:22 (UTC+8)
    摘要: 明.日間勘合貿易所用以為憑之勘合,至今尚無相關實物出土,吾人僅能從史料記載等文字記錄上,推測其設計過程與表現型態。從不同版本之日本高中教科書中,對勘合形狀之誰釋有所不同,可以推知後人對勘合之歷史想像,各異其趣。本文將藉由目前學界之通論、田中健夫氏與鄭樑生學說之焦點介紹並提出問題點,試圖對勘合之形狀與製作方法提出新解釋,從而體認出在對外關係史之研究領域上,異文化之間不同的歷史感覺,容易導致對史實產生誤解。因此,吾人在史料運用,以及研究視點安排上,必需更加審慎為之。
    關聯: 華岡文科學報 21期 P.263-279
    顯示於類別:[文學院] 學報-華岡文科學報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440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