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173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6965/50831 (92%)
造访人次 : 12753320      在线人数 : 65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1736


    题名: 朝野協商與國防預算---政黨政治下預算審查的省思---
    作者: 林博文
    贡献者: 行管系
    日期: 2001-06-01
    上传时间: 2012-03-20 10:33:02 (UTC+8)
    摘要: 我國立法院在以往立法程序、議事規則或其他相關的法規之中,並無政黨參與協商預算案之規定,但近年來「朝野協商」卻已成為解決法案或預算案爭議的固定模式。即議事程序中,經常由主席裁決進行朝野協商,協商結果在報告院會或審查委員會處理,此種方式已逐漸形成共識,變成立法慣例。但以往朝野協商的經驗顯示,雖然都是該黨的該會期談判代表,如書記長、幹事之類,不過在協商通過,各自簽字劃押下,卻面臨回去面對其同僚時,並不認同協商結果,導致議事一開,不認帳的委員又開始抗爭,而負責協商的代表,也只能徒呼奈何?這種「協而不商、商而不決、決而不從」的混亂體制,就有待將朝野協商的機制內建立於立法程序之內,方是長治久安之際。本文以解嚴後,民國八十到八十七年度國防預算的協商為例,整理歷屆朝野協商的過程及結果,並就其缺點提出分析,以瞭解現行朝野協商制度的原由。
    關聯: 行政管理學報 第3期 p.79-91
    显示于类别:[行政管理學系] 學報-行政管理學報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561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