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的整體佈局中,傳播媒介因具有產業性被列入「第三產業」,屬於經改的一環,也必須產生變革。中國大陸的傳播改革始自「新聞改革」,而「新聞改革」是在十一屆三中會後被提出。由於所有傳媒在被要求「自負盈虧」下,為求生存與經營,傳媒紛紛開始展開不同程度的傳播改革。此外,新興網際網路的興起,不僅只為中國大陸提供了一個新的傳播工具與資訊平台,同時也對於中共的政治控制與社會參與帶來產生許多衝擊和挑戰。中共的新聞傳播改革,是一個持續進行中的改革政策。表面上商業化政策,為中國大陸傳媒帶來一片榮景,然而,中國大陸新聞傳播改革背後的驅動力量,一方面是國家機構的政策力量、一方面是市場的經濟驅動力量,這兩股驅動力量都在互相拉扯牽制著中國大陸新聞傳播改革的走向。此外,處於社會變遷中的中國大陸閱聽眾,在新聞傳播改革中也扮演相當重要角色。本研究為兩年期研究計畫,本研究將以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途徑,建構一套可供探討中共新聞傳播改革的分析架構,並佐以「歷史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試圖從一個整體、全面、且具有歷史縱身的角度思考本研究主題。研究問題如下:(一)傳統傳媒改革的政治經濟學分析(2/1)問題一:社會變遷對於中共傳統傳媒改革與發展的影響為何?問題二:國家在中共傳統傳媒改革與發展中,扮演何種角色?問題三:中共傳統傳媒經過改革與發展後,市場機制與市場的表現為何?(二)新興網路媒體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2/2)問題四:社會變遷對於中共新興網路媒體發展的影響為何?問題五:國家在中共新興網路媒體發展中,扮演何種角色?問題六:中共新興網路發展後,言論市場的表現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