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11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192723      線上人數 : 47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117


    題名: 中共傳媒商業化後宣傳工作之危機
    The Crisis of Propaganda after the Media Commercialization in Mainland China
    作者: 王毓莉
    關鍵詞: 傳媒商業化
    宣傳工作
    市民社會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09-09-07 10:45:38 (UTC+8)
    摘要: 中國大陸的傳播事業目前正面臨全方位的商業化改革,首先由平面媒體開始進行、緊接著是廣電媒體,同時網路媒體也在政府主導改革的思維下,有了迅猛的發展。同時,中國的社會在經濟與政治改革經過20 多年後,也開始產生社會變遷,資產階級逐漸興起、社會更加多元、個人訊息來源的管道也大量增加,而中國大陸民眾對傳媒的使用習慣也隨之改變。因此,中國大陸的傳媒為了爭取閱聽眾市場,紛紛走向「貼近群眾生活」辦媒體的路線,逐漸放棄說教式的宣傳主調,以提高媒體購買率與收視率。然而,原本屬於黨國所要求的宣傳任務,有逐漸被侵蝕的現象。特別是網際網路提供了多面向、多元意見及資訊的交流,使得傳播行為「去中心化」。伴隨著網際網路出現的是,其削弱了政府以媒體控制人民思想的力量。此外,研究者發現,在「市民社會」的論述中,「公共領域」扮演重要角色,而傳播媒體又被認為是構成公共領域極重要的一環。因此,本文嘗試由市民社會的論述出發,並且參考宣傳模式的探討,期望檢視中共傳媒商業化後宣傳工作的變遷。本研究問題如下:問題一:傳媒商業化後,宣傳工作的掌控是否被弱化?問題二:網際網路普及率大增後,宣傳工作的掌控是否被弱化?問題三:傳媒商業化後,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出現的契機為何?本研究將運用「文獻探討法」、「個案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試圖分析歸納中國大陸傳媒商業化之後,在宣傳工作上所面臨的危機;並且嘗試進一步探索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中國大陸出現的契機。
    顯示於類別:[大眾傳播學系]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67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