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中國大陸的傳播事業目前正面臨全方位的商業化改革,首先由平面媒體開始進行、緊接著是廣電媒體,同時網路媒體也在政府主導改革的思維下,有了迅猛的發展。同時,中國的社會在經濟與政治改革經過20 多年後,也開始產生社會變遷,資產階級逐漸興起、社會更加多元、個人訊息來源的管道也大量增加,而中國大陸民眾對傳媒的使用習慣也隨之改變。因此,中國大陸的傳媒為了爭取閱聽眾市場,紛紛走向「貼近群眾生活」辦媒體的路線,逐漸放棄說教式的宣傳主調,以提高媒體購買率與收視率。然而,原本屬於黨國所要求的宣傳任務,有逐漸被侵蝕的現象。特別是網際網路提供了多面向、多元意見及資訊的交流,使得傳播行為「去中心化」。伴隨著網際網路出現的是,其削弱了政府以媒體控制人民思想的力量。此外,研究者發現,在「市民社會」的論述中,「公共領域」扮演重要角色,而傳播媒體又被認為是構成公共領域極重要的一環。因此,本文嘗試由市民社會的論述出發,並且參考宣傳模式的探討,期望檢視中共傳媒商業化後宣傳工作的變遷。本研究問題如下:問題一:傳媒商業化後,宣傳工作的掌控是否被弱化?問題二:網際網路普及率大增後,宣傳工作的掌控是否被弱化?問題三:傳媒商業化後,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出現的契機為何?本研究將運用「文獻探討法」、「個案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試圖分析歸納中國大陸傳媒商業化之後,在宣傳工作上所面臨的危機;並且嘗試進一步探索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中國大陸出現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