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我們曾利用一段葉綠體DNA intergenic spacer trnF-trnL 的序列對台灣產之8 種楨楠屬植物物種進行親緣關係的解析。但結果發現,台灣產8 種楨楠屬植物之每一個別種種內的單株並沒有形成monophyletic 的親緣關係;換言之,我們無法利用此段葉綠體DNA 的序列解析楨楠屬物種的親緣演化關係。如此之結果可以楨楠屬物種間有發生所謂introgression(漸滲雜交)或是因該片段的DNA 序列過於保守來解釋;因此我們接著以演化速率較快的atpB-rbcL 序列分析,結果也一樣無法使各種之單株形成單緣群。如此我們判斷應有introgression 的情形發生,而近緣種間發生葉綠體DNA 漸滲雜交稱為chloroplast capture (Tsitrone et al., 2003)。Chloroplast capture 的現象通常是發生在快速演化出之近緣種間的植物。譬如夏威夷群島之銀劍樹(Silversword Alliance),各種近緣種銀劍樹在樹形上也有相當的區別。台灣產楨楠屬植物無論在樹形、葉形、葉片顏色及棲地都有差異,因此可提供作為研究這種快速歧化 (accelerated diversification)即為adaptive radiation 或可譯為適應性輻射演化的良好材料。因此我們想要以一段核DNA intron 序列及兩段核DNA 譯碼區序列來驗證是否楨楠屬植物確有chloroplast capture 的現象,而且除了可釐清楨楠屬植物之親緣演化關係外,同時亦可探討台灣產楨楠屬植物chalcone synthase exon 2 及葉綠體型低分子量熱休克蛋白基因兩段譯碼區基因序列及其胺基酸序列與adaptive evolution 之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