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042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7249/51115 (92%)
造访人次 : 14166634      在线人数 : 27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0429


    题名: 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中關於政治議題的爭論及其影響
    作者: 游佳霖
    贡献者: 中國大陸研究所
    关键词: 重慶談判
    雙十協定
    一黨訓政
    聯合政府
    日期: 2010
    上传时间: 2011-11-25 15:18:22 (UTC+8)
    摘要: 「重慶談判」是一場關係著中國從戰爭走向和平機會的關鍵性談判,也是中國在抗戰勝利後所發生的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中得出的建國方針是為建立和平、民主、團結與統一的國家,但對於在戰後不得不與國民政府談判的中共來說,其所要求的不只是參加政府,而是要在合法政權裡爭取主動權。因此,「重慶談判」可說是一場國民政府與中共的政治對話,關於政治權力的相關議題,則是國共雙方在「重慶談判」中爭論的焦點。
    本文所要討論的是國共在政治訴求上的不同,導致國共在「重慶談判」中對政治議題爭論不休,由於這些政治議題關係到戰後中國政局的發展,因此雙方各不相讓,導致雙方不能達成共識或完全解決。也因為這些問題未能確實解決,使得國共在「重慶談判」後,依然持續衝突狀態。造成國共關係從協商到破裂,從衝突擴大進而引爆全面內戰,中國的第三勢力從居間協調的角色轉而支持中共,最後國民政府戰事失敗,導致兩岸分治局面形成,與「重慶談判」中的政治議題有何關聯性是本文所要探討的。
    本文將從國共兩黨受到國內外背景和因素的影響,促成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代表與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代表,在對日抗戰勝利後的兩個禮拜舉行了「重慶談判」,進行了對中國戰後國家建設與統一的重要會談論起。其次分析「重慶會談」中,國共因為政權的競爭,出現了對政治協商會議、國民大會與解放區地方政府三項議題的爭論。由於雙方未將問題解決,使得「雙十協定」呈現擱置爭議的情況,結果影響了中國戰後局勢的發展。
    显示于类别:[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3841_gsweb.pdf98KbAdobe PDF477检视/开启
    3842_gsweb.pdf1205KbAdobe PDF4916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